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这是我国第一个拟专门针对校外培训整体管理的行政法规。《征求意见稿》20条总结了现有政策和基层实践并转化为法规制度,着力推进校外培训治理规范化、法治化,弥补校外培训治理中规范性措施不够到位的现实需求。为校外培训管理“精准立法”,释放了哪些信号?
【将政策法治化,解决机构“卷款跑路”等隐患】
“《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并不意味着‘双减’政策的放松,而是‘双减’政策的法治化、刚性化、长期化。”全国校外培训监管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所所长董圣足说,《征求意见稿》是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的基础上,回应政策落地的现实需要而推出的,通过立法,希望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政策法治化,解决过去一段时期一些行政治理措施刚性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增强行政监管的权威性和统一性。通过立法,进一步理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设置审批程序,厘清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压实相关方面的工作责任,做到对校外培训治理的常态化、长效化,在依法保障机构合法权益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现实中频发的机构“冒烟”“爆雷”以及“卷款跑路”等安全隐患,切实维护家长及学生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