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单位同事年迈的父亲在某路口过斑马线时,被一辆急速而来的外卖电瓶车撞倒,幸而抢救及时,未酿成生命大祸。
我从朋友和同事处了解到,类似的老人被撞事件,在沪上许多地方都有发生,主要是因为各类送外卖车辆和电动自行车车速过快,加上老年人普遍行动迟缓,有些老年人还耳背眼花,遇到急驶而来的电动自行车,稍微不当心或没及时躲避,往往就会被蹭刮和碰擦。不久前,我还听到社区里的老年人抱怨,过一些比较宽的马路时,往往来不及赶在红灯前抵达对面,担心引发事故,呼吁红灯的时间可以更长些。
他们的担心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的想法。在高度老龄化的上海,老年群体总量已超过35%,他们也需要日常散步、家庭购物到接送儿孙和会友聚餐等,可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他们的照顾还有所欠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新的一年,上海要进一步创建老年友好和谐城市,通过不断优化慢行交通设施,为老龄化城市的长者出行,提供和安装安全便利、周到用心的“慢行”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