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持有期基金成“巨坑” 长期投资奏效需多重约束

  2021年上半年发行火热的权益类三年持有期基金在近期迎来开放期,然而却面临着收益为“负”的窘境,甚至有的产品净值回撤近一半。理论上,持有期基金优势显著,但实际上却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除了宏观和市场方面的客观因素,产品设定未约束基金管理人、追高发行、基金经理能力圈不匹配等,都是影响持有期基金业绩的重要因素。业内人士认为,应对持有期基金的规模、产品定位、投资策略等加以约束,同时从制度层面强化持有期基金持有人和基金管理人的利益绑定。

  盈利能力迎“拷问”

  2021年2月,A股市场步入阶段性高点,随后行情急转直下,至今已有三年时间。2021年上半年,新基金迎来发行高峰期,共有86只权益类持有期基金密集成立(统计口径为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仅统计初始基金),其中包括15只三年持有期基金。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投资
  2. 机构、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投资行业标签

迷途**了雾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5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