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高容量硅碳负极新材料走向产业化

  里程焦虑,一直是电动汽车市场没有拔掉的“刺”。传统电池材料已不能满足锂离子电池高容量化的发展,电池新材料的攻关及产业化进程亟待加快。

  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员张波带领团队,依托该校储能材料表面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在高容量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方面进行了10年研发。近日,天津师范大学与江苏贝嘉宁硅业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共转让9项发明专利,使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企业生产线。

  目前,在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方面,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人造石墨为主。石墨负极材料的容量已经接近其理论容量,提升空间非常有限。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新材料
  2. 机构、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新材料行业标签

剑舞**颜笑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5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