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素无论是围坐聊天还是溜达散步,这里的人总会揣着一把煮熟的皂角籽,谈笑或漫步间,手指翻飞,剥个不停。两个兜的围裙是标配,一个兜装带壳的皂角籽,另一个兜装剥好的皂角米。
4月11日,猫场镇新寨村村民唐敏(左一)和同事在剥皂角米。中新社记者蒲文思摄
这是贵州省织金县猫场镇人的一个增收行当。仅是剥皂角米这道工序,目前已带动该镇近3万人灵活就业,也促使镇上兴起了一个近5亿元产值(人民币,下同)的绿色富民产业——皂角产业。“皂角小镇”的名声也由此打响。
平素无论是围坐聊天还是溜达散步,这里的人总会揣着一把煮熟的皂角籽,谈笑或漫步间,手指翻飞,剥个不停。两个兜的围裙是标配,一个兜装带壳的皂角籽,另一个兜装剥好的皂角米。
4月11日,猫场镇新寨村村民唐敏(左一)和同事在剥皂角米。中新社记者蒲文思摄
这是贵州省织金县猫场镇人的一个增收行当。仅是剥皂角米这道工序,目前已带动该镇近3万人灵活就业,也促使镇上兴起了一个近5亿元产值(人民币,下同)的绿色富民产业——皂角产业。“皂角小镇”的名声也由此打响。
报告网所有产经新闻是由用户上传分享,未经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