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差异广泛存在于人类的发育、衰老和疾病发生过程中。如绝大多数的非生殖系统癌症更高发于男性,而自身免疫性疾病则高发于女性。雄激素水平的高低是导致性别差异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解析雄激素调控性别差异的分子和细胞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高栋研究员与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白凡教授、分子细胞卓越中心陈洛南研究员、深圳湾实验室于晨研究员合作,系统解析了雄激素在性别差异中扮演的具体角色,对于理解性别差异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开发性别特异的新型诊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论文于2024年4月10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研究人员对雄性小鼠进行了去除雄激素处理,对雌性小鼠进行了添加雄激素处理,基于小鼠17个不同的组织器官,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结合多种功能机制实验,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全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