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传出消息,其利用新型生物培养皿,突破了由于营养供给不足造成的类器官成熟度及尺寸的上限,实现了肿瘤组织及肾脏组织的大尺度培养。而上述新型生物培养皿,正是来自重庆摩方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设计的一款毛细血管器官芯片。
利用微纳3D打印技术把器官“种”在芯片上,赋能生物医疗,毛细血管器官芯片自2023年推向市场以来就备受行业瞩目,先后被复旦大学、南京鼓楼医院、日本大阪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国内外数十家一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重点实验室采购,用于前沿科学研究和医疗应用,且均获得了良好反馈。
以上海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的肿瘤组织体外培养为例,传统生物反应器培养出的类器官极限为直径200-400um。而利用这款“重庆造”生物培养皿培养出的仿生实体瘤可达厘米级。这对更加准确地了解药效以及针对患者定制治疗方案有着重大意义,同时也意味着毛细血管器官芯片对新药开发以及精准医疗有着巨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