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应妮)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推动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活动(简称“大讲堂进校园”)6日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为近800位师生带来主题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讲座。
单霁翔在讲座中介绍,中国于1985年12月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目前拥有57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39项,自然遗产14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
他在以“良渚古城遗址”“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中国大运河”“澳门历史城区”等世界遗产申遗过程为例,生动详细地介绍了我国申遗的复杂过程和艰辛努力,以及中国为世界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做出的突出贡献。“中国许多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都经过了环境整治、遗产综合价值发掘和民众遗产保护意识提升等一系列过程,通过艰辛的努力与抱定的初心,最终令文化遗产不仅与当代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互动和连接,更重要的是由此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尊重,使之得以长久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