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晔)经历“百模大战”,AI大模型今年迎来应用爆发元年,场景多集中于金融、医疗、办公、娱乐等,工业领域少有问津。不过,这一局面正被老牌制造工厂率先打破。记者近期获悉,某重型装备企业尝试将制造流程中多变量任务的分析与拆解交给AI Agent(人工智能体)。此外,振华重工、大型石化企业等也已经或计划把制造核心环节托付大模型。
重型装备如发电设备,有着鲜明的边设计、边采购、边生产“三边”特性,这意味着,每一次改动都会引发工艺、采购、研发、质量等部门数十个环节的连锁调整。过去,有效管理这一复杂过程,需依赖资深老法师进行任务分析和拆解,再将调整指令分发至各环节并确保执行到位。而今,这一困扰制造业多年的棘手问题,已由“数字化老法师”代为解决——它由制造业数字化管理变革服务商羚数智能度身打造,其底座来自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发的多语千亿参数基座模型书生·浦语。
羚数智能首席执行官郭文蔚介绍,人工智能体能力堪比老法师,其秘诀在于对领域知识和行业知识的深刻理解。 羚数智能团队多来自霍尼韦尔、博世、西门子等制造业巨头,“客户基于对我们的信任,愿将精准的工业数据贡献出来,用于技术共创。同时,我们也能迅速与老法师保持同频,从而将他宝贵的制造业经验转化为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借助书生·浦语大模型对高质量工业语料的训练,我们得以打造具有专业记忆力、高效计划力、可自主调用相应系统且能自动执行操作的人工智能体,还可多线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