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陈子垤通讯员粤市监)近期,广东天气高温湿热,食物容易腐败变质。粿条、河粉、凉皮、肠粉(卷粉)、陈村粉、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米粉,以及长时间泡发的木耳、银耳,在高温潮湿天气下,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易引发中毒。椰毒假单胞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受其污染的食品如未妥善储存或超过保质期食用引发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风险增大,且米酵菌酸耐高温,煮沸也不能破坏其毒性。为预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昨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醒。
过期湿米粉有迷惑性
消费者选购湿米粉等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留意产品感官性状和保质期。在选购粿条、河粉、濑粉等湿米粉时,尤其是散装销售的,要根据产品原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明晰所购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要素。湿米粉应低温储存,做好防护措施,且要在其标识的保质期内食用。食用前应重点检查湿米粉的保质期。湿米粉保质期一般为24小时。因湿米粉生产工艺变化,超过保质期的湿米粉感官性状仍然正常,且不会有发酸发臭等变质性状,会给人造成可以继续销售或食用的错觉,然而这类湿米粉却可能已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后引发中毒的风险将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