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期网络出现了将校园暴力娱乐化的现象,比如,有的短视频平台上,校园霸凌成了部分创作者的“灵感”来源,“我被霸凌了”“校园爸临”“美式校园霸凌”等网络梗频出。在流行的微短剧中,也时而出现以校园霸凌为题材的作品,其中不乏父母发现孩子被霸凌后“以暴制暴”等故事情节。这些创作倾向明显与社会公德相违背,对之必须坚决抵制,并依法依规予以清理。
校园霸凌毫无疑问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同千百万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无数家庭的幸福息息相关,因此在价值判断方面容不得丝毫的是非混淆。从目前的娱乐化校园霸凌网络现象看,相关短视频和微短剧往往是借题发挥,利用校园霸凌这个题材,一味渲染某些猎奇、慕强、恶搞等低级趣味,通过无下限的夸张炒作来吸引流量。
按道理说,无论是正规的影视剧创作,还是网络微短剧创作,相关主创人员愿意关注校园霸凌现象,这本身是一件好事。至少能从社会传播的意义上,帮助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校园霸凌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凝聚社会共识,对遏制校园霸凌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如《悲伤逆流成河》《少年的你》等电影作品的上映,使校园霸凌现象走进了普通观众视野,集中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也引发了人们持久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