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9日,生态环境部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将于年内正式纳入全国碳市场。内外部催化下,我国“碳中和”政策或逐步由“硬约束”转为“碳工具”,碳排放交易将有效驱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往后看,我国碳市场或将进一步扩大行业覆盖面积,碳价或将温和上涨,相关行业能耗较低的头部企业相对受益。
▍政策背景:“碳中和”政策或逐步由“硬约束”转为“碳工具”,碳排放交易将有效驱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从内部来看,我国部分房地产相关行业与中下游制造业存在一定的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对于产能过剩的民企,此前政策强制出清的模式或面临较大阻碍,政策重心或转为通过能耗控制、碳排放控制、碳交易等机制推动制造业产能结构性优化。从外部来看,欧盟碳关税已于2023年10月起正式实施,未来或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与征收力度,对我国高耗能行业的出口造成一定冲击。在此背景下,第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我们认为“碳中和”政策或逐步由“硬约束”转为“碳工具”,碳排放交易或将有效驱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截至2024年7月,全国碳配额交易主体只有2257家电厂,交易活跃程度不高,碳市场扩容提质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