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I驱动”“端到端”“大模型”成为汽车智能化的高频词汇。在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这两大高地上,主机厂、供应商等角色各显神通,围绕AI大模型展开激烈角逐,汽车智能化已经进入深度变革期。
“从明年开始,中国头部主机厂会加大自动驾驶的投放力度,特别是会加大对100 eTOPS高算力的布局,高速领航NOA、城市记忆行车和自动泊车这三大功能将成为10万~15万元车型的标配,明年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9月29日,在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高层论坛上,博世智能驾驶与控制系统事业部中国区总裁吴永桥表示,如果说汽车产业上半场卷的是电气化与混合动力,那么下半场卷的就是智能化。“从明年上半年开始,如果哪个企业跟不上中阶自动驾驶发展的脚步,旗下车型没有高速领航、城市记忆行车和自动泊车这些配置,它们可能很难进入新一轮内卷和淘汰赛。”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模型上车为智能驾驶带来了颇多想象空间。欧冶半导体首席执行官、联合创始人高峰认为,到2030年,L4级以上自动驾驶有可能在封闭场景以及特定的商业、物流等领域实现商用。而从现在到2030年的近五年时间里,L2级和L2+级智能驾驶将迎来大规模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