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0.1%,打破了连续5个月的收缩态势,重返扩张区间。这个积极回升值,表明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以及已出台的存量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我国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升向好。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行业,为工业生产和就业提供了大量支撑。制造业PMI回升,是经济景气度提升的先兆。PMI是预测经济活动的“晴雨表”,通常以50%为分界点、荣枯线。10月份PMI回升至50.1%,意义不可忽视。一方面,相关部门在过去数月推出的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等政策措施,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经营负担;另一方面,稳投资、促消费政策拉动了内需增长,特别是在汽车、家电等领域的消费提振,为制造业企业带来订单回升。
进一步看,PMI重新进入扩张区间,也是我国经济韧性的体现。近年来,全球经济放缓、外部不确定性加剧,我国经济在诸多压力下仍然展现出强大潜力。庞大的内需市场、日益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不断升级的制造业结构,助力我国积极化解外部不利因素,推进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一系列稳增长、促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例如,针对民营企业发展和中小企业扶持,推行税费减免和融资扶持政策;针对制造业龙头企业,推出专项贷款和补贴计划等。此外,在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加大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为制造业发展带来新增长点。从10月份数据来看,生产活动略有加快,新订单指数同步回升,特别是内需带动的新订单回暖,说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优化,我国经济正向自主增长、内生复苏的方向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