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网网讯,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复苏和行业景气度回升,被动元件作为电子行业的基石,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替换市场潜力巨大,同时新能源车及AI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被动元件的需求数量和性能要求大幅提升。本文将深入探讨被动元件在电子行业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市场的国产化进程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被动元件:电子行业不可或缺的核心元件
《2024-2029年中国贴片被动元件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被动元件,包括电容、电感、电阻等,是电子行业不可或缺的核心元件。它们无需外加电源即可工作,主要起到信号传输、滤波、整流、调频等作用。在全球被动元件市场中,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占据了重要地位,市场占比高达43%。电容、电感、电阻作为三大最为核心的被动元件,广泛应用于通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
二、中国被动元件市场:国产化率提升,迈向规模化、高端化
近年来,中国被动元件市场国产化率不断提升,从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化发展。随着日益增加的被动元件市场需求量,中国厂商重视研发,稳步扩张,并伴随上游原材料端的突破,国产被动元件依靠成本优势向规模化、高端化方向迈进。在全球市场中,中国被动元件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大,话语权也逐渐提升。
三、被动元件需求激增:新能源车与AI发展的双重驱动
随着新能源车及AI技术的快速发展,被动元件的需求数量和性能要求大幅提升。新能源车MLCC用量是传统燃油车的6倍,而AI服务器、AI PC、AI手机等MLCC需求量也分别增长约100%、40%-60%和20%。同时,AI服务器用GPU芯片电感等被动元件也面临更大功率、更小体积、更低散热等要求。这些变化推动了被动元件市场的快速增长,并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据预测,至2030年,AI领域用MLCC及芯片电感年均增速预计超30%。被动元件行业分析指出,在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复苏向上与AI催化新消费共振的背景下,被动元件市场将迎来持续增长的新阶段。到2025年,随着5G通信、物联网、汽车电子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被动元件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据估算,2022年全球被动元件市场规模已达约346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增至428.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显著。
总结:被动元件——电子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综上所述,被动元件作为电子行业的基石,在消费电子复苏、新能源车及AI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被动元件市场国产化率的提升和规模化、高端化的迈进,将进一步增强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未来,随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被动元件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成为电子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