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网网讯,在“十四五”规划的引领下,我国抽水蓄能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抽水蓄能领域的领头羊。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容量超过5800万千瓦,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25年底,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600万千瓦左右。这一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我国在规划、政策和产业链上的全方位支持,同时也面临着电价机制、产业链协同等亟待解决的挑战。
一、抽水蓄能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2024-2029年全球与中国抽水蓄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抽水蓄能产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2024年,我国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新增投产装机容量775万千瓦,截至年底,投产总装机容量达到5869万千瓦。全国核准在建的抽水蓄能电站共151座,总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从发展格局来看,抽水蓄能电站正逐步由东部向西部规模化发展,工程特点上呈现高水头、大单机容量的趋势,变速机组国产化步伐加快,勘测、施工、装备制造等技术环节均取得突破。
二、抽水蓄能对电网安全与新能源消纳的重要作用
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面临诸多挑战,抽水蓄能作为一种成熟的绿色低碳灵活调节电源,其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新能源消纳的作用日益凸显。2024年,抽水蓄能电站的“两抽两发”运行模式更加普遍,全年抽水启动约5.7万台次,同比增长30%,发电启动约6.1万台次,同比增长36%,为新能源的大规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三、抽水蓄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抽水蓄能产业仍将处于战略机遇期。从全球来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光伏渗透率快速提升,电力系统面临严峻挑战,抽水蓄能作为技术最成熟、最具大规模开发潜力的灵活调节电源,其价值将得到更充分体现。从国内来看,“新能源136号文”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市场,抽水蓄能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
然而,抽水蓄能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电价机制尚未完全理顺,电力现货市场逐步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正在起步,容量市场尚未建立,抽水蓄能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仍面临挑战。此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有待加强,部分项目实施存在困难,需要建立布局优化调整方案实施情况的定期调度机制。
四、抽水蓄能产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抽水蓄能行业现状分析指出,为保障抽水蓄能产业健康发展,需从多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布局优化调整方案实施情况的定期调度机制,对实施困难的项目及时调整核准计划,确保方案有序实施。二是完善电价机制,借鉴煤电容量电价政策和新能源机制电价政策,建立基于资源分区的“容量标杆电价+差价合约”机制,推动现行电价政策向电力市场化过渡。三是加强技术创新,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优化工程造价水平,保持抽水蓄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竞争力。
五、总结
2025年,我国抽水蓄能产业在装机容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面临着电价机制、产业链协同等挑战。抽水蓄能作为保障电网安全和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技术支撑,其发展对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未来,抽水蓄能产业需在规划、政策、技术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完善电价机制,加强产业链协同,推动技术创新,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