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网讯,近年来,我国奶粉行业经历了从信任危机到重拾消费者信心的蜕变,国产婴幼儿奶粉凭借不断提升的制造水平和严格的品质管理,市场份额逐步超越外资品牌。与此同时,婴儿出生率持续下降使奶粉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乳企纷纷将重心转向提升奶粉品质与拓展细分领域。在消费升级推动下,奶粉市场呈现精细化、多元化、品质化趋势,而三孩政策的实施也为奶粉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不确定性。以下是2025年奶粉行业趋势分析。
一、奶粉行业从 “寒冬” 到存量时代:国产奶粉实现逆袭,市场容量受出生率影响进入调整期
2008 年,国内奶粉行业因安全风波陷入 “寒冬”,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骤降,外资品牌趁机扩张。2007 年至 2015 年,国产奶粉市场份额不断走低,从 65% 降至 31%。2015 年成为转折点,当年奶粉进口量同比下降 40.8%,国产奶粉开始逐步收复失地,2018 年市占率回升至 49.0%,2019 年国产品牌婴幼儿奶粉占据国内 67% 的市场份额,实现对进口品牌的全面逆袭。根据相关数据,2020 年国产奶粉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 60%,相较于 2013 年的 30%,7 年间市占率翻了一番。2020 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前五大品牌中,国产品牌占据三席,其中某国产品牌市占率达 14.8%,超过雀巢的 12.8%,位列行业第一。
然而,婴儿出生率持续下降对奶粉市场总需求量产生显著影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出生人口为 1200 万人,较 2019 年的 1465 万人减少 265 万人,降幅约 18%。受此影响,2019 年国内婴幼儿奶粉销售额增长 9%,2020 年销售额增长降至 4.8%,销量增速仅为 1%。相关数据预测,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销量自 2019 年开始下降,2025 年将降至 76.5 万吨,2020-2025 年销量复合增速约为 - 4.1%。从产量来看,2013-2018 年全国奶粉产量由 159 万吨降至 96.8 万吨,2019 年回升至 105.2 万吨,2020 年又降至 101.23 万吨。企业注册方面,过去十年 “婴儿奶粉” 企业在 2014 年后进入快速增长期,2017 年注册量突破 3000 家,同比增长 15.2%,随后几年保持在 2500 家以上,2020 年注册量为 2574 家,同比下降 14.7%。目前我国共有 20.7 万家奶粉相关企业,2020 年新注册 2.97 万家,同比下降 12%;某一年前 4 月新注册 3906 家,同比下降 60%,奶粉行业正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二、奶粉行业政策与产业升级双驱动:严格标准重塑格局,乳企深耕产业链保障奶粉品质
《2025-2030年中国奶粉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为规范奶粉行业发展、保障奶粉质量安全,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2013 年 12 月 25 日,相关部门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提出从源头上守住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底线,提升生产 0-3 岁婴幼儿奶粉企业的生产门槛,最终 133 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中仅 82 家重新获得生产许可证,其余被淘汰。2016 年,“史上最严” 奶粉新政《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颁布,要求每家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 3 个配方系列 9 种产品配方,此举淘汰了八成中小乳企,推动优质国产奶粉品牌与国外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2019 年,《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将奶粉自给率提升到 60% 以上,某一年 3 月,相关部门发布奶粉新国标,作出更明确严格的规定。
在政策引导的同时,乳企也积极推进产业升级,通过布局上游奶源保障奶粉品质。业内意识到奶源不可控、上游牧业分散化、缺乏规模化牧场是奶粉安全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乳企纷纷涌入上游,通过建设规模牧场、入股或并购奶源等方式布局奶源,提高自有原奶比例。如今,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成为全球最严标准,头部企业奶粉产品检测更为严格。2017-2019 年,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样品合格率均在 99.5% 以上,过去三年国产婴幼儿奶粉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 99% 以上,中国已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实施配方奶粉注册制的国家,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检测指标多达 66 项,是国外检测指标的 2 倍多。
三、奶粉市场新变化:集中度提升与细分赛道崛起,全家营养概念拓展奶粉消费空间
近年来,我国奶粉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头部企业优势明显。相关数据显示,奶粉行业 CR3(业务规模前三名公司所占市场份额)自 2015 年后持续提升,2020 年达到 38%,集中度水平回到 2007 年水平。在人口出生率增速走低、市场整体增速缓和的背景下,众多奶粉企业将目光转向细分品类,布局高端细分赛道。
有机奶粉保持快速增长,2019 年有机奶粉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达 77%,2020 年上半年中国全渠道有机奶粉市场增速同比超 20%,是奶粉市场整体增速的 3 倍。2019 年全球有机奶粉市场规模达到 81 亿元,预计 2026 年将达到 101 亿元。羊奶粉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5 年我国羊奶粉市场销售额已突破 50 亿元,2014-2019 年中国羊奶产品市场规模从 34 亿元提高到 122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29.5%。A2 品类奶粉凭借奶源优势进入消费视野,2019 年中国市场对 A2 奶粉的需求同比增长 37%,目前市场上 A2 蛋白奶粉品牌已有 12 个之多,其中国产品牌正进一步布局。此外,“草饲” 奶粉作为新兴领域,提倡天然、健康,要求牛羊自然放牧天数达到 150-350 天不等,众多国内外乳企已在该市场布局。特殊配制奶粉市场中,当前排名前五的特配奶粉品牌均为外资,但部分医药企业也开始瞄准该市场,未来竞争将不限于乳企之间。
同时,全家营养概念为奶粉行业增长提供新动力,儿童粉、成人粉等产品延伸了婴童消费周期,挖掘了更广阔的消费潜力。3-12 岁儿童数量是婴幼儿数量的 4-5 倍,儿童粉消费市场体量远大于婴配粉,成为奶粉存量市场疲软后的增量品类。我国老龄化程度升级,中老年群体对健康营养的需求为成人奶粉发展提供机遇。目前国外成人奶粉发展成熟,国内企业也积极布局,不过与国外品牌相比仍有不足。截至某一年 5 月,中国孕妇奶粉品牌中,某外资品牌品牌指数为 8460,另一外资品牌为 6535;中老年奶粉品牌中,某外资品牌品牌指数为 6866,某国产品牌为 6705。
四、三孩政策对奶粉行业的影响:有望拉动需求但效果受多重因素制约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 年我国总和生育率降至 1.3,首次低于 1.5,生育率处于较低水平。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相关部门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从过往政策效果看,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取得明显成效,0-14 岁少儿人口占比从 2010 年的 16.6% 提高到 2020 年的 17.95%,近年来全国累计多出生二孩 1000 多万人,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 2013 年的 30% 左右上升到近年来的 50% 左右。
对于三孩政策,行业认为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稳定人口下滑趋势,对奶粉行业容量扩大有助推作用,可能改善奶粉企业间竞争格局,放缓奶粉价格战,还可能对相关上市公司资本市场表现带来利好,即便三孩仅贡献 30% 的出生率,对市场也有一定帮助,且有望使国产奶粉主导市场的优势更加明显,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推动研发能力强、产品质量好的优势企业脱颖而出。
不过,三孩政策能否带来大量新生儿增长存在不确定性。2016 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短期内出生率明显提升,2016 年、2017 年出生人口规模分别达 1786 万、1723 万,但之后出生人口规模持续下降,2017-2020 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分别为 1.58、1.495、1.486、1.3,基本回至放开二孩政策前水平。我国生育率较低主要受婚姻与家庭观变化、全国初婚人数下降、生育养育教育等综合成本快速提升等因素影响。有观点认为,短期放开三孩生育可使新出生人口提升约 10%,考虑堆积效应预计提升效果可达 14% 左右,但中长期需生育鼓励政策支持才能维持生育率在适度区间。目前生育主力人群为 90 后,其生育观念与 70 后、80 后不同,且三孩对多数家庭而言并非刚需,部分地区此前已出现出生率负增长,因此三孩政策对奶粉行业的利好可能并不明显,乳企需做好准备,确保在增量或存量市场均具备核心竞争力。
综上,我国奶粉行业历经起伏,国产奶粉凭借品质提升实现市场份额逆袭,但受出生率下降影响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在政策规范与产业升级推动下,奶粉行业集中度提高,细分赛道成为乳企竞争焦点,全家营养概念拓展了奶粉消费边界。三孩政策为奶粉行业带来潜在机遇,但效果受多重因素制约。未来,奶粉企业需持续深耕品质与创新,以应对市场变化,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推动整个奶粉行业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