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我国经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编者按:经编作为我国针织行业中的一个分支,近年来规模不断扩大,是纺织工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为全面了解我国经编产业的现状,提出经编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组织业内专家,于2007年2~7月对全国经编行业进行重点调研,从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经编产业发展形势,及产业发展特色。 


  (记者 陆健)我国经编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开始,通过适时引进国际先进的经编设备和加大自主研发力度,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拉动,我国经编业进入了一个稳步高速的成长时期。经编服装、装饰用面料品种日渐丰富。部分优势企业已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产业用经编产品,在复合材料等领域取得较大发展。进入21世纪,服装服饰类经编产品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促使其产业得到快速提升,逐步成为经编行业中效益最为突出的行业。
  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经编产业的经济效益日益提高,成为纺织产业中装备先进、品种广泛、档次较高、效益一流的行业。经编行业是纺织工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在纺织工业各行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经编行业正由快速成长期开始进入成熟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


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经编行业是我国纺织工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001年~2006年总产值及销售收入年均增长均超过25%,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我国纺织工业和针织行业平均水平。2006年经编行业总产值达到85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逐步形成了以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为主要省份的经编产业格局,四省经编行业产值合计占全国91%。产业集群在其中唱着重头戏,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统计的15个针织产业集群地区中, 2001年~2006年,销售收入年均增幅超过25%。而经编产业集群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增长速度均明显高于纺织工业和针织行业的平均水平。
  2001~2006年,我国共引进先进的经编机18000余台、染整及相关设备1400余台(套)。调研发现,截止2006年我国经编生产设备总数约为31160台,其中先进经编设备近6000台,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这些高档次生产加工设备代表了我国经编行业的方向,推动经编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经编行业生产装备的新度系数达到77%,超过针织行业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良好的装备基础,较好地适应了经编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市场需求强劲增长

  近年来,追求个性化消费、提高生活品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编服装与服饰产品以其特有的保暖性、吸湿性、透气性和快干性,广泛用于运动服、运动鞋及泳衣等体育休闲类服装服饰产品,经编产品赋予的休闲与运动元素,无不迎合着每一位崇尚健康生活的消费者,人们对经编服装服饰产品的认知度与认可度提高,这为经编行业带来商机。从广东、浙江等地经编专业市场看,经编产品国内销售年均增长达30%。市场需求增长较快的品种包括各类花边、弹力面料、绒类面料及各类家用纺织品、装饰和服饰面料等。
  随着经编产品在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经编行业在纺织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经编服装、装饰类产品向高档化、功能化及特种规格延伸,消费量呈增长趋势,产业用产品增长更为迅速。根据权威部门预测,2005年全世界产业用纺织品的消费量已达1960万吨,2010年应用量将达到3380万吨。发达国家产业用纺织品已占整个纺织品产量的1/3以上,作为产业用纺织品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产业用经编产品,已占到产业用纺织品的25%以上,应用范围也已拓展到建筑、农业、防风、发电、筑坝、运输、交通、航空航天、医疗、军事等应用领域。
  2001年~2006年经编织物出口额年均增幅高于纺织面料和针织面料平均水平,出口额年均增幅达到31.79%。2006年经编织物(不含产业用及窄幅织物)出口达到7.11万吨,同比增长达17.67%;出口金额3.20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18.69%。 
 

产品结构日趋合理

  我国经编业结构趋于合理,产业链趋于完善,服装用、装饰用、产业用三大类产品协调发展,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各种档次的经编产品的竞争力正稳步增强,装饰类产品品种得到优化、服用面料更新升级、产业用经编产品拓展应用领域。为经编产品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对经编主要集群地区的调研,服用类、装饰用与产业用经编织物的比例已由“八五”期间的70%、20%、10%提升到2006年的42%、30%、28%,产品构成逐步由服装服饰向产业用方向发展。三大类产品有效协调发展,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经编产品市场的宽度与广度得到有效的拓展。


集群优势更加突出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的纺织行业特色城镇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明,经编产业集群地区经济运行明显好于针织行业平均水平。据调研,海宁、绍兴、长乐、潮阳2006年共拥有经编企业10000余家,其中2006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00家以上。经编产业集群人均利润、销售产值、产品附加值均保持较高水平。产业链上下游的化纤、印染、服装等行业也正在得到相应发展,形成了结合紧密的经编产业链,产业链上下游间的互动效应正在逐步形成。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统计的15个针织产业集群地区中,浙江、福建、广东、江苏四省6个经编产业集群地区2006年经编产品的销售收入与利润分别达到435.6亿元和2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1%和23.5%。10家经编优势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代表了针织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其中人均实现销售与人均实现利润更是分别达到全行业平均水平的2.84倍和5.85倍,呈现出极强的竞争力,集群化优势非常明显。


经编行业在劳动用工需求方面较纺织行业平均水平低,但是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纺织其它行业。2006年,6个经编产业集群地区经编产品人均利润达到2.3万元/人,10家优势企业更是达到4.77万元/人。6个经编产业集群人均销售收入是行业平均水平近1.5倍,而10家优势经编行业人均销售收入则是针织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技术装备基础良好

  经编行业不断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装备,在较短的时间内,全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得到快速的提升。经编设备不仅材质好,加工精度高,并且向多种规格、高机号、宽幅、多梳栉等方向延伸,同时向专用型、专业化发展。机型的丰富、调试的简便,拓展了经编产品的设计空间。装饰类产品品种得到优化、服用面料更新升级、产业用经编产品拓展应用领域。不少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如用作血液透析装置、人造血管、风力发电、增强材料等关键部件。目前我国先进经编设备近6000台,这些高档次生产加工设备推动经编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

  相对来说,我国经编行业具有较高的研发投入和较大的新产品开发力度,也使经编行业成为针织行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2006年,经编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2.5%,高于针织行业平均水平的2~5倍以上;在人员结构上,技术人员比重也达到7%的较高水平,高于针织行业3个百分点。经编行业总体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轨迹。

  经编产业是“十一五”期间针织行业重点发展和提升的产业,不少省市政府重视经编产业,把技术含量高的经编产业作为大力扶持的主导产业,这为经编行业继续大力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创新与品牌是方向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秘书长林光兴认为,经编行业今后的发展应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名牌,依靠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产品档次,培育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编行业的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这个目标应从以下六方面入手:
  一、加大技术进步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全力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差别化纤维、高性能纤维等新型优质原料在经编行业生产中的试制与应用;加速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鼓励先进技术和生产装备的应用,扩大花边及辅料产品的生产能力,依托产品的设计与研发逐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快经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推进经编行业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开发研究,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品,使经编产业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竞争的新形势。

  二、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经编产业新格局。借助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研发、营销渠道的优势,利用配套完善的上下游产业体系和较发达的市场体系,在实现产业升级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和绿色经编产业和产品;中部地区具有劳动力、资源、原材料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产业政策导向,构成与东部发达地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合理产业竞争格局。

  三、壮大龙头企业,扶持中小企业。经编行业一批龙头企业产销率、利润率以及人均实现利润等各方面指标均可以处于全国行业中的前列,企业极具竞争实力。但是从行业整体来看,龙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略显不足。抓住国际产业转移这一良好机遇,提高龙头企业品牌意识,加大在研发的投入,提升龙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技术与产品在某一领域有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企业和企业群体。

  经编行业的一批中等规模的企业产品专业化较强,往往具有较大活力,为了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企业在信息收集、市场推广、研发投入上往往不遗余力,是最具潜力的企业团体,要对之加强引导,找准市场定位,不求大求全,要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向下游适当延伸,完善经编产业链。企业应充分利用行业迅速崛起的优势,加大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向成品延伸,满足市场要求,确保使用性能,使得经编产业步入上下游配套良性发展的轨道,以壮大产业链优势。重点发展产业用纺织品的后整理及其终端产品。在后整理方面,引进贴合、压延、涂层等先进工艺和设备,掌控产业用纺织品开发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开发产业用纺织品的终端产品。
 
  在现有产业用经编设备基础上适当增加系列、配套设备,丰富产品结构,经编产业应抓住多种新型功能化纤维的面世这一机遇,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和使用功能性化纤原料,开发功能性产品。
 
  五、加快专业市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专业市场是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有力支撑。加快行业专业市场的建立,为企业搭建展示、洽谈、销售、物流、结算等服务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与推介活动,吸引国内外的采购商在这里采购,提升产业集群的品牌效应,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对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行业标准体系建设,一方面是完善行业标准,另一方面是加强自律,严格执行标准,加强监督管理。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经编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经编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