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对十七大报告中粮食安全概念的理解与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
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07年12月18
日召开的研究和部署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党必须增强做好‘三
农’工作的紧迫感,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粮食行政管
理部门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的一项重
要任务。

  什么是粮食安全,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研究与科学界定,直接关系到科学
准确地确定我国粮食安全工作目标的问题,对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制度、做好粮食安
全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都有重大的意义。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一条规定:“
为了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
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粮食流通秩序,根据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所以,研究和
界定粮食安全的概念,也是准确、科学理解和把握《条例》、贯彻落实《条例》的必
然要求,对贯彻落实《条例》的理论和实践也具重大意义。

  一、国际性粮食安全概念的表述与界定

  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
定。

  1.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粮食
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
 2.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世界粮食的新情况,将上述定义进行了修改
,确定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能够买得到也能够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物”。

  3.1996年11月在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对粮食安全内涵作了新的
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
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爱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以上三个不同的表述,表达了在不同时代人们对粮食安全由低到高的不同要求。
1974年概念的要求最低。只强调数量供给上的满足;1983年概念从买得到(
数量供给满足)和买得起(购买能力具备)两个方面来衡量粮食安全状况,说明在考
虑粮食是否安全的问题时,已加入了低收入人群经济购买力的因素,比1974年的
概念要全面。1993年概念则在上述基础上又加入了质量上的需求。以上变化也说
明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其内涵和外延
与不同时期的国际经济情况是相联系的。

  二、国际性粮食安全概念与我国粮食安全概念的差别

  在我国目前的粮食理论性文章中,提到粮食安全,一般都要介绍国际粮食安全的
概念。虽然目前我国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法律法规及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中,都没
有对粮食安全的概念形成一个专业统一的表述,但如果仔细研究“粮食安全”在我国
党的文件、政府文件、法规、规章中的用法,分析其具体的语意环境,结合上下文的
意思进行推理,还是能够基本确定其内涵和外延的。我国粮食安全的概念与国际粮食
安全的概念是否相同呢?如果相同,那么我们直接借用国际粮食安全概念的表述即可
;如果不同,那我们就需研究其区别,就有必要提出我国粮食安全的科学内涵与准确
外延。

  笔者认为,我国粮食安全的概念和国际性粮食安全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均有重大
差别。首先,“粮食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本身就是这项工作的追求目标。无论是世界
粮农组织的概念还是粮食首脑会议的概念,都是从全世界的角度出发,考虑世界上最
落后国家、最落后地区、最落后民族的贫穷与饥饿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个追求目标
。这与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十七大以后我国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国情不同,也与
我们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奋斗目标不符。其次,这一概念的外延是限定于
口粮范围内的安全,没有包括养殖业、工业及其他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需用粮的安全
。从十七大报告的表述来看,我国的粮食安全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相联系,
与“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相联系。进一步讲,就是与国民经济的健康快
速发展相联系,与建立和谐社会相联系,粮食安全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工
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国粮食安全的概念还应包括养殖业、工业及其他国民经
济正常发展所需的用粮安全,才符合十七大的战略精神。再次,国际粮食安全概念中
加入了购买力的因素,从我国目前对“粮食安全”的用法上来看,其中并不含有此种
因素。而且,购买力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粮食供求关系决定粮食价格,二
是粮食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粮食再充足、再便宜,也解决不了没有购买力的问题。所
以说这一因素加入到粮食安全中,在逻辑上存在一定不科学性。

  所以,国际性粮食安全概念不能代替我国粮食安全的概念。

  三、我国粮食安全概念的表述

  根据国内对粮食安全的看法,笔者认为,我国粮食安全是指粮食数量能够满足人
口食用、养殖业、工业及其他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需的日益增长的所有用粮,国内粮
食产量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目标和进程的客观需要相匹配;粮食价格及
其变化符合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质量符合人民群众生活
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

  四、我国粮食安全的特点

  1.粮食安全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国情下,有不同的要求,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我国粮食安全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定必须从现时国情的实际出发,与党确定的现阶段的
奋斗目标相一致,既不可超越现阶段的国情实际,提出不具实现条件的安全目标,也
不可落后于现阶段的实际能力,提出没有奋斗空间的、与国民经济发展进程要求不相
匹配的安全目标。如将粮食安全的目标定位于口粮上的满足,即属于后者,这种低要
求必然会对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我国粮食安全首先是数量上的安全。不仅要满足人口食用的需要,还应当满
足养殖业、工业及其他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需。我国的粮食安全不能定位于口粮的满
足,如果粮食只能满足口粮,而不能满足养殖业和工业用粮,那显然是不能满足建设
小康社会进程要求的。

  3.粮食价格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需求,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任何
商品的供需平衡都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的平衡,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不进行任何的
人工调控,任何商品在任何时候都会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保持着相对平衡,所以我们
在讲数量上的供求平衡的时候,一定要强调是在粮食价格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综合需求
的基础上的平衡。实现粮食安全,必须将粮食价格调整至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需
求,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要求的水平,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应
发展变化。

  4.随着我国小康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粮食质量的
要求已成为了可能和必然。人们能够吃上无毒、无害、绿色营养的粮食才算实现了小
康社会的粮食安全。

  五、我国粮食安全与国际粮食安全的关系

  就这两个概念来讲,国际粮食安全是根据世界整体情况提出的粮食安全目标,我
国粮食安全是根据国情提出的粮食安全目标,二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其一般的
范围内,二者具有共性,其内涵和外延相近甚或相同。如对于口粮安全、质量安全的
界定上,二者差别较小。就其中的特殊性来讲,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丰富、特殊的内涵
,与国际粮食安全的概念有较大的区别。

  就二者的实践来讲,我国粮食安全有助于推进世界粮食安全的进展;世界粮食安
全也有助于我国粮食安全的实现。二者相辅相成,但不是简单的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34]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粮食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粮食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