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国内柴油车市场配套缺位 柴油车不叫座

    当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尚不能立即挑起节能环保车型大梁之前,比普通汽油平均油耗低20%~30%的柴油轿车以更易于量产的优势成为比较理想的过渡车型。但是目前国内糟糕的油品着实令踌躇满志的大众汽车感到无奈,虽然可以借助奥运会的机会好好秀一下先进的清洁柴油技术,但无法走进千家万户始终是大众汽车心中的痛。

    争议不断的柴油政策

    中国是否应该鼓励柴油轿车的发展,一直存在不小的争议。

    国内有专家认为,柴油车以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异表现,已得到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的认可。有数据显示,德国的柴油车占新增乘用车比例为43%,其中在1.4~2.0升排量的小轿车中,柴油车占到61%。据统计,欧洲多数国家的柴油轿车销量已超过轿车总销量的44%。

    美国、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也在重新审视和选择柴油汽车作为过渡时期的重要技术路线,并采取了相应的积极鼓励政策。

    支持柴油轿车发展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轿车柴油化是最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的办法。

    但反对推行柴油车的声音却认为,中国的油品问题很难解决。

    在国内,柴油是尚处于相对稀缺的资源,每次油荒最先断货的必是柴油,“在中国,柴油不仅是一种汽车燃料,而且也是重要原料,农业、火车运输、航海以及施工机械、企业自备电源都需要大量柴油,国内柴油供应始终趋紧,在这种情况下,再分出一部分柴油供轿车使用,困难很大。”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向《第一财经日报》道出其中原委。

    除此之外,先进的柴油发动机需要有高品质柴油相配套,才能充分发挥其节能、环保的特点,但目前国内的情况是,市场上销售的柴油普遍不达标。“长期使用这种柴油,会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导致尾气排放超标,反而加大空气污染。”北京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全世极力反对发展柴油轿车,他告诉本报记者,此前在跟石化企业交流时得知,如果将柴油中的含硫量从800ppm降到30ppm,要更换整个炼油系统,加氢气脱硫,整个工艺要做大量改动,没有10年、6000亿~8000亿元的投资是搞不定的。“可见升级油品质量难度之大。”陈全世如是说。

    执着的大众

    众多车企中,德国大众汽车一直不遗余力在世界各国推行其柴油环保车,即便是在模糊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以及油品质量有待提高的中国市场,大众汽车仍然抱有乐观的期待。

    业内人士认为,大众汽车的执着在于其在柴油车技术领域深耕多年,掌握着先进的柴油发动机技术,自然希望在能源危机的大环境下推行其柴油技术。

    而大众也在努力证明自己的蓝驱(Blue Motion)柴油机并不逊色丰田已经量产百万辆的混合动力技术。在刚刚结束的日内瓦车展上,大众高尔夫TDI Hybrid概念车以3.5L/100km的油耗和89g/km的二氧化碳排放,刷新了丰田Prius的能耗纪录。

    但事实上,大众在中国的柴油之路走得并不轻松。

    早在2002年,一汽-大众就推出了中国第一辆柴油轿车捷达SDI,随后又推出了宝来TDI、奥迪TDI、开迪SDI等柴油轿车。但从销量来看,一汽-大众目前仅卖出了6万辆柴油宝来和捷达轿车,这个数字并不乐观。

    为了尽快打开市场,大众汽车先后在中国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柴油车使用实验,力求用真实数据尽快打破政策禁锢。但是有上海出租车司机反映,虽然油钱可以省下一些,但售后维修比用汽油车贵。

    到目前为止,大众在中国的柴油之路依旧艰辛,但从种种迹象来看,大众汽车对柴油轿车在中国的普及仍然抱有很大希望。

    不久前,30辆专供北京2008奥运会和残奥会使用的大众环保型汽车集中亮相,其中包括采用涡轮增压汽油直喷发动机的速腾1.4TSI、采用绿色柴油科技的迈腾蓝驱(BlueMotion)、采用涡轮增压柴油直喷发动机的迈腾2.0TDI和Tiguan 2.0TDI、以环保燃料为动力的途安EcoFuel。

    “这些都是可量产或者接近量产的技术,是大众最先进的技术。”大众汽车(中国)奥林匹克市场部总监潘庆告诉记者。

    在大众看来,柴油车是目前唯一能够迅速实现量产的节能环保车型,这是大众在中国力推柴油车的重要原因,可摆在大众面前的却一直是“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柴油车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柴油车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