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中美禽肉贸易争端回眸与展望

    持续近6年之久的美国禁止进口中国禽肉规则近日终于有所转机。第20届中美商贸联合会上,中美双方在贸易保护等多项领域达成共识,其中在动物产品方面达成的共识有两条:一是美国进口中国禽肉;二是中国进口美国的猪肉。共识的达成让人欢喜让人忧,因为最近中美贸易摩擦又有进一步升级趋势。所以,中美禽肉之争是否会就此了结?美国禽肉能否顺利“开关”中国禽肉能否顺利“入关”?其结果尚难以预料。

    一、中美禽肉贸易争端的由来

    中美禽肉贸易争端要追溯到2004年。在2004年,中美两国同时暴发禽流感,此时双方均停止进口对方禽肉产品(事实上中国的禽肉产品此前也从未打入美国市场)。为解决中美禽肉贸易问题,当年4月,双方经商谈同意同时解除对对方的“禁令”,美方提出希望先行出口,并保证履行承诺。在这种情况下,中方单方面提前对美国禽肉产品开放了市场。

    然而,在把本国禽肉产品输入中国以后,美方开始千方百计地阻止中国禽肉产品出口到美国。美国农业部以“履行有关法律程序”为由,将此事一拖再拖。直到美国农业部再也没有任何合适的理由限制中国禽肉产品时,2007年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2008财年农业拨款案》,其中第731条款列明“不得将政府拨款用于制定和实施有关中国禽肉产品输美的规定”。同时,美国《2008财年综合拨款法案》第733条也有相同规定。

    继731条款和733条款之后,2009年3月1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的《2009年综合拨款法案》第727条款规定:“根据本法所提供的任何拨款,不得用于制定或执行任何允许美国进口中国禽肉产品的规则。”3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美国《2009年综合拨款法案》。该条款的出台以限制政府资金使用途径的方式继续将我国禽肉制品拒之门外。

    由于财政预算不能提供相应资金,也就无法制定关于中国禽肉的更进一步市场准入规则。其结果是中国禽肉对美出口受阻的现状仍然无法改变。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自2004年中国未向美国出口过禽肉。但这5年中,我国从美国进口的禽肉制品累计超过400万吨,占到中国禽肉进口总量的75%以上。仅2008年一年,我国从全球进口了79万吨禽肉及制品,有58万吨来自美国。2009年1月至5月,中国从美国进口肉鸡产品24.46万吨,价值2.85亿美元。由于美国向中国出口的鸡肉产品价格十分低廉,尤其是家禽下水。这些产品轻易占据了中国市场。对于中国来说,不仅家禽养殖行业受到冲击,饲料、粮食等上游产业都受到冲击。

    (一)针对美国参议院通过的3项法案中的相关条款,中国政府、民间组织及企业一贯明确表示反对,并积极与美国相关利益方沟通,以期促使美国国会停止执行这种有损中美双方贸易的条款

    1. 2007年8月2日美国众议院通过《2008财年农业拨款案》后,中国畜牧业协会就美国众议院通过《2008财年农业拨款案》发表严正声明。

    2. 2007年8月20日,中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第731条款致美国国会的公开信。

    3. 2008年6月28日-7月10日,中国畜牧业协会禽肉贸易工作小组赴美就美《2008年农业拨款法案》733条款展开民间游说和交涉工作。

    4. 2009年3月1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就美国《2009年综合拨款法案》727条款发表谈话。

    5. 2009年4月17日,就美国《2009年综合拨款法案》727条款规定上诉世贸组织。

    6. 2009年7月20日,中方要求世贸组织设专家组调查美限制我禽肉进口措施。

    7. 2009年9月27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基于中国畜牧业协会申请,决定对从美国进口的白羽肉鸡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8. 2009年10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2010年农业拨款法案》。

    (二)美禽肉产业界的反应

    1. 2009年4月17日美国养鸡协会就我国在WTO内向美国《2009年拨款法案》727条提起争端解决磋商程序发表声明。

    2. 2009年4月21日美国鸡肉协会力挺中国诉美“727条款”。

    3. 2009年4月27日美接受中方就美“727条款”提出的磋商请求。

    4. 2009年4月30日美国家禽蛋品出口协会抗议“727条款”。

    5. 美国商会敦促放松对中国禽肉产品进口限制。

    6. 美特别联盟就“727条款”提出意见他们认为“727条款”违反了五个方面的WTO义务。

    7. 2009年7月7日美国白宫对禁止进口中国鸡肉的禁令表示担忧。

    8. 2009年8月4日美国参议院同意恢复中国鸡肉进口。

    二、鸡肉为何成为中美贸易争端的目标

    2009年9月初,在美国政府对中国轮胎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后,中美贸易摩擦日渐升级。9月27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基于中国畜牧业协会的申请,决定对由美国进口的白羽肉鸡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据商务部公告,此次“双反”调查期限为2009年9月27日至2010年9月27日,最长可延至2011年3月27日。这是中国首次对来自美国的农产品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对此,中美双方养殖业者可能都没有想到,无论是贸易量还是贸易额都不大的肉鸡产品,会成为中美新一轮贸易争端的目标。

    此前,人们在猜测中方可能会选择大豆这个更具打击力的回击“武器”。据知情人士介绍,最终放弃大豆而选择肉鸡的主要原因是,美方的肉鸡涉及金额和中方的轮胎案损失相当。

    另一方面,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8年中国进口58万吨美国肉鸡,占中国年鸡肉消费量1200.9万吨的5%。2009年1月至5月,中国从美国进口肉鸡产品24.46万吨,价值2.85亿美元。与此恰成对照的是,中国禽肉产品多年来不能进入美国市场。这也可能是中国决定对美国白羽肉鸡实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重要原因。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马闯透露,协会准备相关申诉已经半年,“只是时间上正好遇到特保案”。

    同时,诸多专家也指出,“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程序复杂,专业性强,耗时长,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也面临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隆国强认为,此次“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本国相关产业,但调查结果若导致美国肉鸡产品退出中国市场,留下的市场空白到底是由本国产品填补,还是被其他国家的产品填补,目前尚难预料。

    另外,中国启动此次“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后,也引起了美国禽肉产业界的高度关注。美国家禽蛋品出口协会主席詹姆斯·萨姆纳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也否认存在倾销。他指出,美国每年出口到中国的鸡肉产品中,有一半是鸡爪。“如果我们不按每磅60美分至80美分的价格把鸡爪卖给中国,那么,这些鸡爪在美国几乎一文不值。显然,我们没有低价倾销。”

    美国家禽蛋品出口协会发言人托比·穆尔对外表示,美国禽肉产业一直反对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禽肉等农产品与“轮胎特保案”毫无关系。“我们不希望食品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新领域,食品不应成为政治问题的工具。”同时指出,中国已成为美国禽肉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中国启动“反倾销、反补贴”,美国出口商和中国进口经销商都将蒙受损失。如果中国调查后加征高额关税,还有损中国消费者的利益。

    三、展望中美禽肉贸易的发展趋势

    就在本文完稿之际,中美贸易冲突又有不断升级趋势,但需要指出的是,中美两国同属世界上家禽生产大国,两国在家禽生产、消费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美国的消费者偏爱鸡胸肉,而中国消费者则更喜爱鸡腿、鸡爪和鸡翅。因而,利用消费差异。成为必然。多年以来,来自美国、巴西等国的鸡翅、鸡爪、鸡腿等家禽产品正好有效地补充了中国市场的需求空缺。同样,中国家禽产品向美国的出口,也是有效地弥补了美国消费者的需求。总之,中美之间的由于饮食、消费习惯形成的天然差异,使两国家禽行业之间的贸易关系互补大于竞争,双方应该充分利用这种关系实现互利双赢。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禽肉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禽肉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