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中国钢铁产业严重过剩原因调查分析

  地方政府GDP政绩观下的产能扩张冲动,被认为是落后产能淘汰速度低于新增产能增加速度的最大因素。

  8月底,一篇名为“把传统行业研究员通通消除”的文章在新浪微博中被大量财经人士转发。

  一位钢铁行业研究员表示,由于传统行业不景气,他们的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他坦言:“前几年我们年薪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如今只有垫底的份了。”

  2亿吨的过剩产能、不断增加的存量与不得不持续生产的矛盾,让钢铁行业陷入了一个“扩产—亏损—再扩—再亏”的怪圈;而现有的落后产能淘汰模式不但无法奏效,还起到了反面效果,使这一现象愈演愈烈。

  据本刊记者了解,今后环保达标将作为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依据。但由于政府补贴的存在,部分企业仍能够亏本销售,这不仅破坏了市场稳定,而且成效如何尚待观望。

  盛夏季节,中国南方许多城市正经受火炉般的蒸烤。但钢铁业这一传统的“牛气”行业,却在寒冬中煎熬;而俗称“钢材超市”的钢贸商,直接触摸着行业的刺骨冰冷。

  在武汉,中储661库钢材市场汇聚了近百家钢贸商,是当地最大的钢铁市场。骄阳下,一吨吨钢材整齐有序地堆放着,不少钢材蒙上了一层锈迹。

  “以前很多人都来这里买钢材,还得排队,货车停满了整个街道,经常堵车。”从事钢材贸易多年的胡俊介绍说。

  不过,自2010年以来,这种盛况便难出现了。胡俊说,现在每天都冷冷清清,今年虽然比去年好了一些,但还是比较清闲。

  事实上,不仅是胡俊一家企业有这种感受。在钢铁市场,随处可见打瞌睡、玩手机游戏和打扑克的工人。就在记者走访过程中,没有见到一辆大型卡车前来市场拉货,唯一从大门经过的,是两辆拉着少量钢材的小型三轮车。

  “房产调控后,很多同行的店子几乎没法做下去,一部分人已提前离场,改行做起了其他生意。”胡俊说,他现在同时经营着一家酒店来填补钢材生意的亏损。

  钢材市场的萧条并不能使上游钢企的高炉、生产线停止运转。“这是由钢铁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分析师对本刊记者说。

  高炉一旦点火,就不能轻易停止运行,否则会使炉体受到严重损伤。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只能降低炉温,延长产品出炉时间,这被称为“闷炉”。

  因此,在抛开各种运营成本之后,每吨钢材如亏损300块钱,工厂就会继续生产,如果超过300元则考虑“闷炉”,超过500元才会考虑把炉子停掉。

  “一个1亿元建起来的高炉,完全熄火再点燃,需要1千多万元,而且要1-2年才能恢复正常生产。即便‘闷炉’,也容易导致炉体受损。因此,略微减低产量,进行‘大锅小炒’是最靠谱的做法。”张晔对本刊记者说。

  这一背景下,各大钢企库存普遍处于高位。截至8月29日,沪深两市27家钢企公布2013年中期报告,这些公司上半年存货总额约为1582.5亿元,而净利润总额才36.8亿元,存货总额为净利润总额的43倍。

  下游带给钢企的压力不仅体现在库存方面。去年以来,国内不少钢贸商联合起来进行“价格逼宫”,要求大型钢企下调产品出厂价格。

  “现在钢企状况比钢贸商更惨,我们至少可以歇业、转行,钢企却不行。他们一旦停止生产,就如不踩脚踏板的自行车一样,哗啦一声就倒了。”胡俊说。

  在这一背景下,钢企利润率“惨不忍睹”。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钢企平均销售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3.06%下降到0.13%。

  这表明目前钢材产品一吨的平均利润仅有0.43元,两吨加起来赚的钱还不够买一支冰棍。

  唐山市滦县榛子镇工业园一位姓张的民营钢企老板已经好多天没睡好觉了,“每当从库房经过时,看着那一堆堆的钢材就难受。”

  张老板表示,目前的难题并非高炉不能停这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太过激烈,产能过剩严重。

  当问及产能过剩原因时,不论是张老板,还是钢贸商胡俊,都提到了“最好的时候”,他们把这一时间锁定在2003年至2007年之间。彼时,不是现在见订单才生产的模式,只要生产出来的产品肯定会被买走。甚至于还没见到产品,只是见到提货单这样一张纸,就有企业付账。

  “当时哪需要去调研市场,只要瞄准一些大型企业,他们做什么,我们就跟着做。厂里的生产线像是印钞机一样,利润率十分可观。”张老板说。

  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中小钢企开始疯狂涌现,钢铁行业产能越拉越大。

  2005年,由于钢铁产业发展过热,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目标是使中小型钢企数量减少、特大型集团增多,并对总体增量有所控制。

  但无序扩张的步伐,并未因此而减缓。2005年,中国粗钢(钢材原料,未经塑性加工的钢)产量为3.5亿吨,到2008年,产量就增加到5亿吨。

  “2008年金融危机时,我们没有增加产量,但2009年出台‘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后,我们立刻新增设备。但到了真正投产时,钢材市场已开始走下坡路了。”张老板说。

  钢企纷纷抢夺“四万亿元”蛋糕的浪潮,导致2010年、2011年国内钢铁产能增长率居高不下。

  据中钢协的最新调研数据,国内钢铁产量已达7.9亿吨,产能利用率为74.2%。参照日本钢铁产业78%的“产能充分利用率”,这是一个较低水平。

  “维持一定富余产能,对保障供给是必要的。但要分清哪些是会干扰市场价格的落后产能,哪些是过剩产能。”分析师说。

  所谓落后产能,是指其工艺装备、产品质量、节能环保、生产安全及劳动者保护等方面未符合相关政策要求。这类产能不管大小、多少,都需整改或被淘汰。

  而过剩产能是指在市场消费需求前提下,生产能力的满足程度。目前来看,因经济减速,钢材消费增长放缓,产能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与汽车、电视机等相比,钢铁产业整体过剩并非十分严重。但由于行业中落后产能、过剩产能占比大,导致平均利润率低得惊人,因此引发了更多关注。“而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新增产能,则是钢铁产业宏观调控的关键。”王中元说。

  日前,工信部公布了首批19个行业淘汰产能企业名单,涉及淘汰钢铁产能974.9万吨。但中钢协数据显示,上半年新投产的高炉产能已超过2500万吨。

  以此计算,本次落后产能淘汰后,2013年新增钢铁产能仍达1000万吨,落后产能淘汰速度低于新增产能增加速度。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钢铁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钢铁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