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世界和美国棉花供求现状分析

    第四届中国国际棉花大会于2004/05销售年度的最后月份召开,而这几个月份在世界棉花供应和需求年度中,又是尤为重要。2600万吨的世界棉花生产量已经超过了2001/02年度的记录,并且还多了20%强。世界棉花消费量同比上个年度增长了近10%。这也是一个很明显的增加,2350万吨的数字又创了一个新高。 
 
    这一年度的增长既使人们提高了对2005/06年度的预期,同时也增加了不区确定性。生产和消费是否有可能保持其目前的发展态势?还是它们会回复到历史的趋势和平均水平?本文将集中于美国农业部(USDA)对2005/06年度中世界、中国和美国的棉花预测。为了使这些预测显得不那么突兀,我将探讨影响预测的主要的不确定因素。最后,我想对世界棉花储备地区分布的变化作到简要的评论。 

    USDA对世界2005/06年度的预测 
    USDA在5月份发布了对2005/06年度所作的第一份正式的官方预测。我们预测世界棉花生产将有10%的下降,但世界消费却有将近3%的增长。这会使世界棉花储备下降约8%。世界棉花贸易量很有可能会达到创记录的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相对于消费而言棉花产量的不足(这些预测在6月10日经过修正,但6月的评估报告在本文付印时还没有做出)。 

    USDA的2005/06年度预测包括中国和美国的详细信息,同时包括世界的详细资料。我们预测,由于生产面积和产出的下降,2005年世界棉花生产将会下降到2330万吨。一些国家的棉农可能会因为2004/05年度的棉花价格较低而减少种植面积。随着天气回复到一般状态,棉花产出也很可能会下降,2004/05年度的天气状况就世界范围而言都算是非常好的。美国和中国的下降量几乎占了预期的世界减少量的60%。中国棉花产量的下降是由于种植面积的减少,而美国棉花产量的下降则主要是因为棉农对棉花产量的较低预期。当然了,这些预测还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随着收获季节的到来,这些不确定性可能还会发生较大的改变。 

    世界棉花消费量在2005/06年度将会上升约3个百分点,总额为2430万吨,这个增长率比2004/05年度10个百分点的增长率要低很多,但仍然高于长期的平均水平。有两个因素促使当前的消费量的强劲增长:世界经济的强势发展和相对较低的棉花价格。并且这两个因素很有可能会继续支持2005/06年度的消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06日历年度世界GDP实际增长率将会达到4.4%。这一增长速度比2005年稍微快一些。棉花价格在收获季节中期较低,尽管从那开始,棉花价格有所回升,但棉花价格对聚酯价格的比率还是对棉花消费有利。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棉花对聚酯的价格比率一直在下降。当前世界石油价格的走强显示,这一对棉消费有利的价格比率仍将持续到下一年度。 

    然而,2004/05销售年度世界棉花消费量的极大增长很可能是来源于以前因素的影响。这个影响就是纺织品供应链在2003/04年度对存货的调整。纺织品存货在2003/04年度几乎没有增长,纺织品的生产者、经销商和零售商很可能在2003/04年度降低了他们的库存,从而夸大了价格和收入变化的影响。由于2004/05年度正面积极的价格和收入因素,重建其存货就会放大对棉花的需求,从而导致棉花需求不同寻常的增加。过去的历史显示,棉花的高消费率很少能够保持到第二个收获季节。出于这个大原因,USDA已经调低了预期的棉花消费增长率。经过调整后的消费率非常接近历史平均水平。 

    另一个因素是来源于多种纤维协定(MFA)对纺织品配额时代的终结。2005年1月1日开始取消纺织品配额,美国和欧盟进口服装的价格将会显著下降,因为刺激消费的增加。毫无疑问,配额取消的效应将会超过一年,因此,进入第一个没有配额的年度后,这种效应应该很明显。 

    USDA的5月的报告预计中国的棉花消费量为890万吨,中国有世界上最大和发展速度最快的纺织品工业,其棉花的消费量占世界消费量的1/3还多。因为中国的棉花产量无法满足棉纺厂的需要,我们预计其进口量将达到创记录的330万吨。这一水平足以支撑世界贸易和价格。 

    USDA对美国2005/06年度的预测 
    在USDA3月所做的种植调查中,我们发现,美国的生产者在2005年计划种植560万公顷的棉花,这一种植面积跟随前3年的平均水平相当。基于这些种植面积,我们预计美国棉花产量为425万吨。这一预测结果比上一个收获季节减少了16%。尽管产量有所减少,但由于有2004/05年度的累积库存,供应还是能够满足预期需求。 

    对于2005/06年度而言,尽管有上升的棉花出口的抵消作用,但USDA预测美国国内的棉纺厂的棉花消费量仍将继续下跌。国内棉纺厂的棉花消费和出口量将点到世界消费量的18%,比最近10年的平均水平略低。这两者还将朝着增加出口的方向发展变化。 

    预计在2005/06年度,美国的消费将购买至少500万吨的原棉棉纱,这一数目将点到世界总消费量的1/3左右。然而,美国的纺织品大多数使用的都不是美国棉纺厂生产的棉纱。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的纺织生产商对美国产棉纱的使用量已经减少了一半。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棉纱竞争力的下降和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的趋势正在增强,以及从2005年1月1日起取消配额后进口的增加。我们5月的预测结果认为2005/06年度美国国内棉纺厂对棉花的消费量为126万吨,比2004/05年度约下降8%。 

    多种纤维协定关于配额的取消已经对美国纺织品的贸易量和构成情况产生了显著的影响。200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美国棉纺织品的进口增加了12%,而在2004年整个年度也不过是增长了3%。其间,5个主要的国家——墨西哥、中国、巴基斯坦、洪都拉斯和印度的情况没什么变化,但现在它们的出口量加起来占了美国进口的49%,去年这5个国家所占比重是44%。 

    看看单个国家的情况就知道全球纺织品行业的地区性变化了。中国已经取代墨西哥成为美国最主要的供应国,对美国的纺织品出口几乎增加了1倍(2005第一季度与2004年第一季度相比)。中国的出口在美国进口的比重中几乎占了18%。巴基斯坦和印度对美国出口的增加则少一些,贸易量分别增加了14%和23%。另一方面,洪都拉斯对美国的出口量一直都很稳定,但随着美国进口的增加,其所占比重有所减少。今年早些时候的数据显示,相对于传统的西半球贸易伙伴而言,亚洲国家在对美出口中所占地位有所加强。 

    与棉纺厂的使用量相比,我们预测美国的出口将会增加到创记录的316万吨,增长8%。我们预计美国的出口和其他的出口供应国都将从世界贸易的显著增长中受益。世界棉花贸易的增长主要是由中国的进口需求拉动的。基于这些估计,美国棉花的储备量在本季度末将会下降到137万吨,这一数字约点总使用量的31%,基本与预期的世界储备的下降相当。 

    世界和美国展望中不确定性因素的来源
    世界产量和生产 
    2004/05年度世界棉花生产量达到2600万吨,这一创记录的数字促使分析家重新审视他们对棉花生产量潜力的估计。2004年度世界棉花生产量的增长有一部分是由于种植面积的增加造成的,作为对前一销售年度几乎70美分的Cotlook A指数的反应,世界棉花种植面积达到了创记录的3600万公顷。2004年的棉花生产同时也由于好天气而有所增长,特别是在雨量充足的地区。 

    2004/05年度的棉花生产受益于一些国家棉花品种的改良和文化的发展。良好的天气也功不可没。印度是世界第三大棉花生产国,其产量比之前的三年平均水平高了30%。印度的棉花单产其实还是世界最低水平,提高技术可能会使其生产潜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2004年转基因(GMO)棉花品种扩展到种植面积的12%,在2005年很可能会继续增长。由于技术的改良从而改改善了种植条件,预计印度2005年的棉花产量会从363公斤/公顷(20年的趋势)这一较低的水平增加到超过450公斤/公顷(5年的趋势)的较高水平。因此印度棉花产量的变化幅度达到了75万吨。但我们还是要记住,尽管生产潜力有增加,但印度棉花生产的大部分都是没有灌溉设施的,因而高度依赖于雨季带来的雨水。 

    巴基斯坦棉花产量的增长情况跟印度类似,约比前三年的平均水平多33%。运用与上面相同的方法,巴基斯坦棉花产量变化幅度约可以达到30万公吨。 

    在2004/05年度,美国的棉花产量也有显著的提高,比之前三年平均水平增加了约22%。美国所有四个棉花产区的天气都很好,但棉花产量的提高很有可能还要归因于对改良品种的扩大种植和耕种技术的提高,以及最近刚刚彻底消灭了西南部的棉籽象鼻虫。美国棉花单产的增长倾向从803公斤/公顷提高到962公斤/公顷,这样,棉花产量的变化幅度达到80万公吨。 

    发展中国家的棉花消费量 
    我们之前已经说过,2005/06年度世界棉花消费的驱动因素从总体上来说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棉花对聚酯的价格比。这使得USDA预测世界棉花消费将会比平均水平高3%。近几年来,全球对棉纱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正在发展壮大的亚洲市场拉动的。在这些市场上,家庭对服装的消费增长很快。在快速发展的亚洲市场上,纺织品消费需求的上升会推动世界棉花的消费,这样,世界棉花消费的增长很有或能比USDA预测还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05年和2006年这些地区的GDP增长率接近7%。经济的持续变革使亚洲经济转变成更多的是以消费为导向的经济。 

    中国棉花储备的不确定性和对世界贸易的潜在影响 
    USDA在5月对单个国家进行估计时,在中国棉花平衡表中增加了一个负的误差项,试图调整主要数据可疑的不一致性。如果没有这项误差,我们认为数据对中国棉花储备的估计是不够充分的,这会导致对另进口需求的过大估计。因为世界棉花价格对中国的进口量相当敏感,所以我们认为对这个问题要给以更多的注意。在这次会议上,稍后的一篇文章将会对中国平衡表的问题进行更详细的探讨。 

    世界棉花储备分布的变化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发展情况是棉花储备在国家和地区间的变动。近几年来,中国在增加消费的同时却减少了棉花的储备。政府棉花储备的基本消除,从紧的信贷政策以及对进口的严格限制等因素都鼓励了中国企业“无隔宿之粮”(仅能维持日常运作)的购买量。与此类似的情况是,来自美国的棉花进口,同时也可能是来自主要出口国的棉花进口,愈加被延迟到销售年度的后期。在2002/03年度,美国出口的15%都是在4月至7月发生的,而在过去的10年中,4月至7月美国棉花的出口只占全年的8%。这一现象使我们更难对贸易进行预测,因此也增加了价格的不确定性。 

    此外,2004/05年度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生产的大量棉花,超过其国内的需求,也增加了世界棉花储备。这两个国家加在一起占了世界期末棉花储备增加量260万吨中的1/3。但随着这两个国家纺织品行业从贸易自由化中受益,它们国内的棉花消费增长也将变得非常快。这样,要预测这些多出的棉花是会在2005/06年度出口还是会被除国内纺织品行业消费掉就变得非常困难。 

    最后,随着巴西棉花生产的扩大及其种植面积向晚熟地区的转移,这样就增加了夏末秋初可供出口的棉花量,同时也压缩了本季度晚期棉花价格的上升空间。在7月31日,巴西的棉花储备为100万到150万公吨,占世界储备的10%或更多一些,这些棉花在秋天的早些时候就可以出口到世界市场,那时北半球(亚洲的棉花生产国)的棉花还没有上市。 

    结论 
    总的来说,对世界棉花进行短展望,我们发现,棉花生产,消费和贸易的显著变化都对我们认识、理解棉花问题和做出建设性的预测的能力提出了挑战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棉花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棉花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