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棉企如何把握当前棉花购销机遇?

  4月18日国内主要地区棉花现货价格(内地均价)229级12913元/吨,比去年12月31日的11752元/吨上涨1161元/吨;328级12342元/吨,比去年12月31日的11181元/吨上涨1161元/吨。从年初到现在基本处于持续上涨态势,特别是进入4月份以来棉花价格涨势更加明显,涨幅正在逐渐加大。   

  从市场运营规律来看,越是持续上涨或者持续下跌行情,经营者往往越难以把握。根据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和棉花经营企业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的持棉状态,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惜售、观望可能丧失良机   
  有些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或棉花收购经营企业在去年旺季收购加工或异地加工的棉花库存成本价格(包括利息和保管费等)329级不超过11500元/吨,如果现在出手每吨至少可赚1000元左右。然而,面对目前棉价连续上涨的行情,这些持棉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仍在持棉观望,因为有限的资金已被库存商品占用。他们认为,反正所收购的棉花成本很低,价格不可能下跌,估计坚守就能够赚大钱。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明智。棉花这个特殊商品,受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及相关商品行情的影响很大,市场前景往往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笔者认为棉企宜该出手时就出手,以确保胜利果实,因为持币观望也比持棉观望风险小、主动权大。随着棉价的不断上涨,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盘活资金、加速周转、紧跟市场的脚步走是上策。   

  有些经营者对市场大势判断不清,总是畏手畏脚,甚至千方百计去寻找市场的阴暗面,结果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产棉国、最大的进口国,还是纺织品出口大国,产、销缺口很大、进口多、纺织品出口稳步增长,这是大势,特别是今年播种面积减少基本已成定局,秋天究竟能产多少还要看天气状况。尽管美欧、联盟等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限、实行特保、增加关税,他们所控制的应该是基本增长以外的那部分,即使他们不设限,我们国家也正在研究内部自律措施,以确保中国纺织品稳步、持久、健康地发展。另外,当前棉价刚刚走出低谷,还有上涨空间,此时不采购恐怕时不我待。 

  二、积极采购不等于盲目追高  
  从市场经营学角度来看,棉商的积极采购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容易激活市场、刺激用棉单位吸货,造成一种下次到货比这批价格更高的紧张空气。从棉商角度看,获得暴利的可能性基本没有,无论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多久,棉商手里的棉花所获得的差价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且减少的情况多,增加的难度大,除非有成本很低的棉花一直死守而且在一个非常合适的时机出手。从产业链分析,纺织品出口虽然增长,但增幅有限,而用棉单位原料价格、数量、承受能力有限,归结到底棉价上涨空间有限。过高的进货成本意味着长时间的库存或很薄的利润,甚至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   

  三、质量永远是根本  
  棉花质量是个宏观概念,它包括重量、品级、长度、成熟度、强度、马克隆值、回潮率、含杂率、皮棉疵点、异性纤维等各项指标。从当前各等级棉花价格走势看,高等级、优质棉价格涨势显著,大型正规企业生产的棉花、如新疆棉备受欢迎,而那些小作坊式的民营企业生产的混等混级、异性纤维超标的棉花至少差2至3个品级长度的价钱,所以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过去那种“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从纺织厂进货程序来看,一是看小样;二是到库看大货;三是进厂过大地磅或提货时抄写码单,然后进厂包包复磅,他们基本不承认供货方的棉花质量检验证书中的毛重、净重和公重,完全依据该厂原料部门检测结果结算,而且根本不承认过去业内公认的重量误差范围±5‰可以忽略不计的常规,有的厂在计算重量时,整批的毛重、净重和公重都精确到0.0001吨,一批棉花只差1.3元纺织厂都计较。据了解,棉商购进结算的依据就是供方提供的棉花质量检验证书及码单,然而有时码单重量与棉包唛头重量不符(实例,出库152件中有21件与原始码单不符),所以说如果采购部门对拟购进的棉花不认真验货、验单很可能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理性化思维、科学化经营才是根本。
  
  四、供需双方必须签定购销合同 
  供需双方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棉花细绒棉GB1103-1999》签定购销合同。据了解,最近有的供棉企业提出款不到账户别想签定合同。个别企业这种霸王政策已经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另外,有许多购销合同中关于棉花质量方面只写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棉花细绒棉GB1103-1999》执行。”这种说法太笼统,笔者认为,起码应该这样写:验收依据供方提供棉花质量检验证书及码单,质量问题的处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棉花细绒棉GB1103-1999》执行。   

  五、业务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 
  据了解,目前许多业务人员对棉花标准的有关定义、概念、指标不很清楚,特别是对公定重量的计算不懂,只会看看磅秤,业务能力稍高一点的会看看大致品级、拔拔基本长度,对马克隆值等一知半解,但算不清籽棉折算皮棉后的成本,很少懂得外棉与内棉单价的换算。这种队伍素质根本无法适应用棉单位的高标准要求,因此棉企应该重用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从事棉花经营工作。   

  六、及时把握国际、国内棉花及相关产品价格信息 
  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必须及时把握国际、国内棉花现货成交价格及走势,注意国际、国内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了解粮食、石油、化纤等相关产品的市场动态,要做到能够了解历史、预见未来,微观到一包棉花质量,宏观到全球棉业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棉花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棉花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