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服装企业的上市公司而言,资本运作正逐渐成为企业拓展盈利的渠道,通过资本运作开展的产业变革也成为提升公司价值的有效手段。
从全国服装产业来看,无论是在A股上市的雅戈尔、报喜鸟、七匹狼等,还是在香港上市的宝国国际、江南布衣等,以及在新三板挂牌的雅鹿运营、韩都电商等不少服装企业都在资本运作中动作频频。
2017-2022年中国智能运动服装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表明,虽然服装企业普遍感受到零售市场和转型过程中的压力,但从细分市场来看,运动装和童装仍旧是服装产业的亮点领域。以港股服饰企业为例,记者在《运动及童装业务成港股服饰企业业绩亮点》中提到,安踏、李宁等运动服饰企业普遍在2016年有亮眼表现,而童装业务则处于成长周期之内。
李宁复苏。李宁公司于2016年10月公告,特许经销商于订货会之李宁品牌产品订单连续12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最新在本年度9月份举办的2017年第二季度订货会订单,按年录得高单位数增长。公告披露,截至2016年9月30日,李宁品牌于中国销售点数量共计6247个,2016年迄今净增加114个,并较上一季末净增加78个。
	
百丽国际业绩靠运动、服饰业务支撑。百丽国际发布2016/17财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止六个月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鞋类业务销售收入下降12.7%,运动、服饰业务销售收入增长14.9%;总体销售收入增长0.9%,经营溢利下降19.8%,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下降19.7%。公司称,运动、服饰业务受益于消费者运动健身需求的实质增长,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鞋类业务则由于客流下降、消费偏好转变,持续呈现同店销售下滑、盈利能力下降的态势。
利标品牌中期核心经营溢利翻倍,称童装是未来增长引擎。利标品牌于2016年11月发布公告,截至2016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实现营业额18.44亿美元,同比增长15%,核心经营溢利7800万美元,同比增长129.9%,经调整股东应占净溢利上升344.2%至4400万美元。公司预计称,尽管公司的童装业务在美国市场相对成熟,但欧洲及亚洲亦将迎来令人鼓舞的增长机遇。受惠于中国实施二孩政策,相信集团亚洲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来自童装。
安踏财报显示,在增长迅速的FILA品牌业务方面,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国共有687家FILA及FILA童装专卖店。公司计划到2016年底拥有700-750家FILA及FILA童装专卖店,预计2016年全年FILA品牌的收入将同比增长超过30%。2016年上半年,安踏童装贡献的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并占总收入的10%左右。
购物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