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新冠疫情的当下,核酸证明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条件之一。核酸采样亭是为了方便医护人员工作,也为了市民核酸便捷而开发出的产品。以下是核酸采样亭发展现状。
今年以来国内多地就已在探索常态化核酸检测。核酸采样亭发展现状指出,例如,广东深圳按照每3万人口设置一个便民核酸采样点的标准,在全市网格化布局700多个采样点,全市出行、通勤等均执行72小时核酸检测记录,市民核酸检测需求日均检测量在800-1000万人次。
早在5月13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就表示,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检测“采样圈”,一方面有利于公众就近就便接受核酸检测的服务,同时更有利于感染者的早期发现,以及疫情的及时控制。
上海共布局设置各类核酸采样点超9900个,其中逾5700个点已开放运行,核酸检测能力达每天800万管以上。无锡已于4月30日启用全市共2634个核酸采样小屋,成为构筑“15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的首批城市之一。杭州、南京、合肥、宁波、芜湖等地也已启用核酸采样小屋。
在A股市场上,包括美的集团、海尔生物、绿岛风等在内的多家企业也纷纷宣布加码核酸采样亭市场,相关概念股受到关注。核酸采样亭发展现状指出,但另一方面,成为“香饽饽”的核酸采样亭,也面临设计标准不一,实际使用效果“鸡肋”等多重挑战。
各类厂家生产的核酸采样亭外形类似,配置大多相同。内置设备包括固定的紫外线灯、冷热空调、正压新风过滤系统、双向语音对讲等,采样窗口处伸出一双密封手套,能实现医护人员无需穿防护服,即可进行采样。
除了海尔,美的也在关注核酸采样亭的生意。核酸采样亭发展现状指出,美的生物医疗技术总监任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核酸采样亭生产成本如何,现在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每家企业资源整合能力不同,成本控制能力不一;不同地区政府对产品的需求有所不同,有些可能只满足基本功能即可,有些可能希望产品功能更强大,可以跟城市智慧化建设联合起来,不同的需求会导致产品的建造成本有所不同。
核酸采样亭借助政策推动,短期内可能带来高利润,但这并不是常态。对消费者来说,核酸采样亭不会给他们带来效用满足。对企业来说,采样亭的收益是有上限的,不管采样亭经济重复多少年,其实际效用都是固定不变,所以,这就决定了采样亭行业的生产率,是投入资金的倒数。
未来,核酸采样小屋(亭)可能将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的“刚需”。有观点认为,核酸采样小屋(亭)等移动式核酸采样设备对应的市场规模超百亿元,采购环节利润空间大,已经成为新的风口产业。
以上就是核酸采样亭发展现状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