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保险:惠民保专题深度报告:惠民保再思考:普惠、共赢与可持续

  1. 2022-07-18 08:45:58上传人:半成**稚鬼
  2. Aa
    分享到:

  • 1. 普惠:从完善保障需求出发,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 1.1 定位:弥合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断层,兼具政策性与市场性
  • 1.2 发展历史: 2015 年由深圳出发,从各地井喷式发展到目前规范理性
  • 1.3 特点:惠民保普惠性强,保障力度有待提高
  • 1.3.1 “低门槛 +低保费 +高保障 ”为惠民保的主要优势 8
  • 1.3.2 “ 高免赔额 +有限报销比例 ”一定程度上拖累竞争优势 12
  • 2. 共赢 : “政府 +险企 +第三方 ”铁三角模式趋于成型
  • 2.1 政府:指导力度为影响参保率的核心因素
  • 2.2 险企 :从观望到积极,从独立承保到商保联合体
  • 2.3 第三方:提供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撑,受益客源增加
  • 3. 可持续:权衡参保率与盈利性,共筑可持续发展之道
  • 3.1 参保率:受益于政府指导力度提升、保障与服务水平优化、投保门槛降低
  • 3.2 盈利性:保本微利为目标,控制风险为路径
  • 3.3 预计 2030 年惠民保规模有望超 600 亿
  • 4. 展望 : “政府 +险企 +居民 ”三方受益惠民保推行
  • 4.1 政府:为医保体系关键补充,将分担医疗支付压力
  • 4.2 险企:将助力险企流量二次转化,长期促进商业医疗保险发展
  • 4.3 居民:有效分担个人医疗负担,完善居民保障需求
  • 5. 投资建议
  • 6. 风险提示
  • 保险行业深度报告 —— 惠民保再思考:普惠、共赢与可持续
  •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 图 1:2012 -2021 中国医保基金收支与增速
  • 图 2:各年龄段人口数量与老龄人口占比
  • 图 3:居民医保基金收支与结余率
  • 图 4:全国卫生费用支出结构
  • 图 5:2018 年中国与海外个人自付比例对比
  • 图 6:截至 2020 年底惠民保发展历程
  • 图 7:2019 至 2021 年惠民保发展趋势
  • 图 8:惠民保参保率增长趋势
  • 图 9:各省惠民保产品数量
  • 图 10 :各地域惠民保参保率情况
  • 图 11:2021 各地惠民保价格
  • 图 12 :2022 年一线城市惠民保与百万医疗险平均价格对比
  • 图 13 :2022 年四大一线城市保障范围
  • 图 14 :2022 年四大一线城市保障内容
  • 图 15 :惠民保与百万医疗和基本医保保障范围比较
  • 图 16 :惠民保兼具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各自优点
  • 图 17:惠民保医保内外费用不同免赔额产品个数
  • 图 18 :惠民保医保内外费用报销比例
  • 图 19 :惠民保运营模式概览
  • 图 20 :政府指导模式对比
  • 图 21 :不同政府支持模式的城市占 比
  • 图 22 :不同政府支持模式参保率比较
  • 图 23 :承保趋势由单独承保转向共同承保
  • 图 24 :保险机构惠民保参与度( 2021 年)
  • 图 25 :2021 年不同类型险企参与比例
  • 图 26 :惠民保特征驱动对第三方服务平台需求
  • 图 27 :特药服务商运营模式
  • 图 28 :保险中介机构运营模式
  • 图 29 :科技服务商职责
  • 图 30 :影响参保率的因素概览
  • 图 31 :2020 至 2022 年个人账户开放比例
  • 图 32 :个人账户开放与参保率关系
  • 图 33 :2021 年续保产品较 2020 年保障范围变化
  • 图 34:2021 年续保产品较 2020 年保障力度变化
  • 图 35 :沪惠保理赔效率
  • 图 36 :健康管理服务多样化
  • 图 37 :沪惠保累计理赔金额与整体保费收入( 2021 年)
  • 图 38 :深圳重疾补充险历年赔付率
  • 图 39 :惠民保风险控制途径概览
  • 图 40 :2021 年沪惠保参保人群年龄结构
  • 图 41 :2020 年与 2021 年不同价格惠民保占比与平均价格
  • 图 42 :2021 年与 2022 年沪惠保保费价格
  • 图 43 :既往症投保群体占比
  • 图 44 :北京普惠健康保特定既往症人群理赔待遇
  • 图 45 :沪惠保特定既往症人群理赔待遇
  • 图 46 :2020 年至 2021 年免赔额设置变化
  • 图 47 :平均参保率与同比增长率
  • 图 48 :平均保费与增速预计
  • 图 49 :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
  • 图 50 :2021 部分城市惠民 保赔付金额
  • 图 51 :沪惠保流量触点
  • 图 52 :深圳重疾险与全国惠民保参保人数趋势
  • 图 53 :惠民保城市覆盖趋势
  • 图 54 :政府与险企一同参与惠民保新闻发布会
  • 图 55 :镁信 健康 PBM 服务助力控费
  • 图 56 :惠民保与百万医疗险个人承担费用占比对比
  • 图 57 :2021 年穗岁康减轻个人负担比率
  • 图 58 :沪惠保赔付数据
  • 表 1:《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简要内容
  • 表 2:一线城市惠民保信息概览
  • 表 3:惠民保与商业医疗险投保门槛对比
  • 表 4:典型政府指导模式简要内容
  • 表 5:浙江省政府强指导模式下的行政力量
  • 表 6:不同承保模式对比
  • 表 7:健康管理服务商职责
  • 表 8:医保一站式理赔结算趋势
  • 表 9:2021 年至 2022 年各地惠民保投保门槛变化
  • 表 10 : 2030E 惠民保规模测算
  • 保险行业深度报告 —— 惠民保再思考:普惠、共赢与可持续
  •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 图 4:全国卫生费用支出结构 图 5:2018 年中国与海外个人自付比例对比
  • 数据来源: 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慧保天下, 东方证券研究所
  • 基本医保与商保 间存在 空白区域, 需进一步完善以
  • 左右,保障力度 不足 ,主要系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仍处
  • 于“广覆盖、保基本”的阶段 。当前国家基本医疗保障仅实现普惠性质的最基本的医疗给付,其
  • 中在医保目录内存在免赔、自付等费用需要居民自行支付;在医保目录外的所有费用,尤其是患
  • 大病的特效药需要居民自费支付 ;此外, 自 2018 年起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维持在 96% 以上,
  • 覆盖范围广泛 但未来难以通过扩面增加医保基金收入 。商业保险方面, 2020 年健康险赔付支出占
  • 卫生总费用比重仅 6%,主要原因在 于健康险保障力度虽高, 但其投保门槛与保费相对较高 ,导
  • 致其覆盖面较低 。因此 目前 中国基本医疗保障 仍存在较大缺口 ,需要 新型保险 兼具覆盖 面和 保障
  • 力度 填补 空白 ,减轻 医保基金与个人卫生支出压力 。
  • 1.2 发展历史: 015 年由深圳出发,从各地井喷式发展到目
  • 前规范理性
  • 2015 年起源于深圳,于 2020 年多点开花迎来惠民保元年,各大险企纷纷布局。 2015 年深
  • 圳市首推的惠民保雏形 “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 ”,截至 2020 年底总参保人数已超 850 万人。
  • 2019 年,江苏南京以及广东珠海、广东广州、海南 4地先后上线惠民保产品,惠民保开始走出深
  • 圳。 2020 年开始,惠民保真正迎来发展的高光时刻,受益于低门槛、低保费、高保额等优势,
  • 全国各地惠民保不断涌现, 2020 年全国共有 23 省 82 个地区 179 个地市 111 款产品上线,累计
  • 超 4000 万人参保,保费收入超 50 亿元。
  • 27.8% 30.0% 30.1% 30.3% 38.6% 45.1% 45.8% 43.4% 1.7% 2.1% 2.5% 2.9% 3.5% 4.4% 5.4% 6.0% 33.9% 32.0% 29.3% 28.8% 28.8% 28.6% 28.4% 27.7%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基本医保支出占比 健康险赔付支出占比 个人自付占比 其他
  • 28%
  • 11%
  • 13%
  • 18%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中国 美国 日本 世界平均
  • 公共筹资 个人自付 商业保险

VIP专享文档

扫一扫,畅享阅读

立即订阅

还剩35页未读,订阅即享!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半成**稚鬼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