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汽车:一体压铸新趋势,汽车制造大变革

  1. 2022-11-07 11:40:58上传人:失控**ts
  2. Aa
    分享到:
  汽车轻量化大势所趋,铝合金材料优势突出。汽车轻量化可以降低能耗、提高驾驶性能,在政策助力下稳步推进;由于电动车电池的高重量制约了续航里程的提高,在“里程焦虑”背景下电动车对减重的需求更为迫切,进一步加速了汽车轻量化的进程。传统汽车的主要材料为钢,占各材料使用的比重约为64%,轻量化则以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等低密度材料替代钢材,其中铝合金材料性价比优势最为突出。对比飞机轻量化历程,我们认为当前

  • 一、汽车轻量化大势所趋,铝合金材料优势突出
  • 1.1 政策直接推动 +电动化要求,汽车轻量化大势所趋
  • 1.1.1 政策要求推动汽车轻量化
  • 1.1.2 轻量化帮助燃油车节能减排,助力电动车提升续航里程
  • 1.1.3 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加速了轻量化进程
  • 1.2 铝合金是汽车轻量化的关键材料
  • 二、一体化压铸新趋势,汽车车身制造迎来大变革
  • 2.1 传统车身制造工艺难以适应铝合金用量提高的趋势
  • 2.2 一体化压铸重塑车身制造工艺
  • 2.3 特斯拉引领,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布局
  • 2.3.1 特斯拉引领一体化压铸工艺发展
  • 2.3.2 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布局
  • 2.4 一体压铸工艺尚有待发展成熟,长期市场空间广阔
  • 三、投资建议
  • 3.1 中游压铸厂商积极布局,业绩释放在即
  • 3.1.1 文灿股份:一体化压铸即将量产,有望于四季度开始贡献收入
  • 3.1.2 广东鸿图:积极研发相关技术,一体化压铸进度较快
  • 3.1.3 旭升股份:深耕铝压铸零部件,多维度布局一体化压铸
  • 3.1.4 拓普集团:车身底盘多域 Tier0.5 平台型供应商,进军一体化压铸领域
  • 3.1.5 爱柯迪:国内领先的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专业供应商
  • 3.1.6 泉峰汽车:国内优质铝压铸供应商,全面布局一体化压铸
  • 3.2 产业链上下游迎来发展机遇,享受行业高速增长红利
  • 3.2.1 力劲科技:全球最大的压铸机制造商
  • 3.2.2 伊之密:模压成型设备行业领军企业
  • 3.2.3 立中集团:全球领先的再生铝合金、汽车轻量化产品和新材料制造商
  • 3.2.4 合力科技:国内领先的大型高端精密模具及零部件供应商
  • 四、风险因素
  • 表 目 录
  • 表 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 》对汽车轻量化的要求
  • 表 2:《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 》对汽车节能的要求
  • 表 3:2022 年第 8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部分纯电车型性能
  • 表 4:汽车轻量化方法的划分以及相关类别的优缺点及使用
  • 表 5:常见轻量化材料的物理性质
  • 表 6:飞机轻量化发展历程
  • 表 7:燃油车与纯电动车车身用铝量 (kg) 对比
  • 表 8:2020 -2030 年我国汽车铝材市场规模预测
  • 表 9:奥迪 A8 车身连接技术统计
  • 表 10:汽车铝材加工工艺比较
  • 表 11:不同车身生产工艺价格对比
  • 表 12:全球主要大型压铸机生产厂商
  • 表 13:国内主要大型压铸模具厂商
  • 表 14:全球主要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厂商
  • 表 15:主要压铸厂商在汽车一体化压铸的布局
  • 表 16:部分车企一体化压铸布局
  • 表 17:部分车企一体化压铸布局及进展
  • 表 18:国内一体化压铸设备市场空间测算
  • 表 19:国内一体化压铸部件市场空间测算
  • 表 20:广东鸿图部分正在进行中的研发项目
  • 表 21:爱柯迪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项目压铸机产能核算表
  • 表 22:泉峰汽车主要产品展示
  • 图 目 录
  • 图 1: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 图 2:电动车功率、续航里程与重量的关系
  • 图 3:大众和奥迪等欧洲品牌轻量化技术路线
  • 图 4:镁、铝、钢价格对比(元 /吨)
  • 图 5:传统汽车车身生产流程及主要工艺
  • 图 6:白车身覆盖与结构件
  • 图 7:压铸成型工艺流程
  • 图 8:高压压铸技术流程
  • 图 9:铝合金高压压铸改良路径
  • 图 10:一体化压铸与传统冲压 —焊接工艺对比
  • 图 11:一体化压铸的 MODEL Y (图右)与 MODEL 3( 图左 )对比
  • 图 12:特斯拉 Model Y 前后车身与电池包合体的三合一底盘
  • 图 13:一体化压铸产业链
  • 图 14:率先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的特斯拉 Model Y 钢铝混合金属材质白车身
  • 图 15:文灿集团发展历程
  • 图 16:文灿股份 2017 -2022H1 营收(亿元)及同比
  • 图 17:文灿股份 2017 -2022H1 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同比
  • 图 18:采用文灿集团主导产品的汽车品牌
  • 图 19:文灿集团主要一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客户
  • 图 21:广东鸿图 2017 -2022H1 营业收入(亿元)及增速
  • 图 22:广东鸿图 2017 -2022H1 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同比
  • 图 23:旭升股份发展历程
  • 图 24:旭升股份主要产品展示
  • 图 25:2017 -2022H1 旭升股份营业收入(亿元)及同比
  • 图 26:2017 -2022H1 旭升股份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同比
  • 图 27:2021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占比
  • 图 28:旭升股份主要客户
  • 图 30:拓普集团业务板块
  • 图 31:拓普集团产业布局
  • 图 32:拓普集团 2017 -2022H1 各类产品收入(亿元)及增速
  • 图 33:拓普集团 2017 -2022H1 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同比
  • 图 36:爱柯迪 2017 -2022H1 营业收入(亿元)及同比
  • 图 37:爱柯迪 2017 -2022H1 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同比
  • 图 39:泉峰汽车 2017 -2022H1 营业收入(亿元)及同比
  • 图 40:泉峰汽车 2017 -2022H1 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同比
  • 图 41:力劲科技 2018 -2022 各类产品收入(亿元)及增速
  • 图 42:力劲科技 2018 -2022 净利润(亿元)
  • 图 43:伊之密 2017 -2022H1 各类产品收入(亿元)及营收同比
  • 图 44:伊之密 2017 -2022H1 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同比
  • 图 45:立中集团 2017 -2022H1 各类收入(亿元)及营收同比
  • 图 46:立中集团 2017 -2022H1 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同比
  • 图 47:合力科技 2017 -2022H1 营业总收入(亿元)及同比
  • 图 48:合力科技 2017 -2022H1 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同比
  •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www.cindasc.com 6
  • 阻力、滚动阻力与车身重量成正相关。 对于 燃油车来说,整车减重 10% 可以降低 6% -8% 的燃
  • 油消耗、降低 4%的排放、减少 5%的制动距离、减少 6%的转向力、提升 8%的百公里加速度;
  • 对于电动车来说,根据《电动汽车 — 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 — 试验方法》和汽车功率平衡方
  • 程式,可知其消耗的功率 P与汽车重量 m正相关,而续航里程 S则与汽车重量 m负相关,数
  • 据表明电动车减少 2kg 可以提升 1.5% 的续航里程,减重 150 kg 则可以提升 12% 的续航里程。
  • 图 1: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图 2:电动车功率、续航里程与重量的关系
  • 资料来源: 东风汽车, AutoIntel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 东风汽车, AutoIntel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 1.1.3 电动车的 “ 里程焦虑 ” 加速了轻量化进程
  • 电动车电池系统更重, “里程焦虑”推动汽车轻量化 。 传统的燃油车发动机的重量较轻, 最
  • 常用的 4缸发动机的重量在 90-160 kg , 6缸发动机的重量在 140 -200kg , 8缸发动机的重量
  • 在 180 -320kg 。以宝马 3系为例,其 采用四缸发动机, 整备质量为 1587kg ,发动机系统的重
  • 量占比约为 5.7% -10.1% 。根据最新的 2022 年第 8批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 的数据, 电动车电池的重量在 209 -669 kg ,电池重量占比在 15.1% -28.3% 之间,并且随着电
  • 动车续航里程的提高,电池重量和整备重量有提高的趋势。 在“里程焦虑”背景下, 电动车
  • 对轻量化的需求更为迫切, 减重 也 是提高电动车续航里程、降低 电池 成本的重要途经 。
  • 表 3:2022 年第 8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部分 纯电 车型性能
  • 厂商 配置 ID 车型 电池材料 续航里程
  • (km)
  • 电池系统
  • 能量密度
  • (Wh/kg )
  • 百公里耗 电量
  • (kWh/100km )
  • 电池重量
  • (kg)
  • 整备重量
  • (kg)
  • 电池重量
  • 占比
  • 长安 NC021991 SUV 磷酸铁锂 240 136 16.1 284 1560 18.2%
  • 东风日产 NC021502 SUV 磷酸铁锂 240 136 16.1 284 1560 18.2%
  • 上汽通用五菱 NC021707 轿车 三元锂 301 160 11.7 220 1015 21.7%
  • 奇瑞 NC022449 轿车 磷酸铁锂 301 140 9.7 209 1380 15.1%
  • 江铃 NC022204 SUV 磷酸铁锂 345 158 26.1 571 2610 21.9%
  • 北汽 NC021512 轿车 磷酸铁锂 350 125 13.7 383 1620 23.7%
  • 零跑 NC021661 轿车 磷酸铁锂 403 133 11.4 346 1190 29.1%
  • 东风启辰 NC021499 轿车 磷酸铁锂 420 125 12.5 420 1515 27.7%
  • 比亚迪 NC021482 轿车 磷酸铁锂 450 140 11.5 370 1531 24.1%
  • 广汽埃安 NC021827 轿车 磷酸铁锂 460 141 12.9 421 1705 24.7%
  • 长城欧拉 NC021909 轿车 磷酸铁锂 500 145 13.9 479 1827 26.2%
  • 广汽合创 NC016015 SUV 磷酸铁锂 510 143 13.5 481 1740 27.7%
  • 广汽合创 NC021500 轿车 三元锂 550 176 12.5 391 1690 23.1%
  • 40%
  • 25%
  • 35%
  • 加速 +爬坡 空气阻力 滚动阻力
  •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www.cindasc.com 7
  • 赛力斯 NC019173 SUV 磷酸铁锂 552 142 16.9 658 2350 28.0%
  • 一汽大众 NC007997 SUV 三元锂 600 165 14.3 520 2130 24.4%
  • 合众哪吒 NC002253 SUV 三元锂 610 180 14.5 491 1738 28.3%
  • 吉利极氪 NC021816 SUV 三元锂 676 177 18.3 699 2830 24.7%
  • 悦达起亚 NC022458 轿车 三元锂 705 206 17.7 605 2539 23.8%
  • 资料来源:工信部 2022 年第 8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 1.2 铝 合金 是汽车轻量化的 关键 材料
  • 材料轻量化的效果最显著,是汽车轻量化的主要方法。 汽车轻量化的方法分为结构轻量化、
  • 工艺轻量化和材料轻量化。 结构轻量化 是指通过符合要求强度的最优结构实现材料使用的最
  • 小化; 工艺轻量化 是指使用比现有材料更精细的加工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 材料轻量化 是指
  • 用轻量化材质来代替现有钢材,或者使用部分结合的方式实现轻量化。一般汽车中各材料的
  • 使用比例为:钢铁占 64% ,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占 9%,铝占 8%,弹性材料占 4%,玻璃占 3%,
  • 铜占 2%,其他材料占 10% 。分结构来看,以钢材为主材的动力总成、 车身、底盘以及悬 挂部
  • 分重量占比超过整车的 70% 。因此,材料轻量化是效率最高、效果最显著的轻量化方式。
  • 表 4:汽车轻量化方法的划分以及相关类别的优缺点及使用
  • 结构轻量化 工艺轻量化 材料轻量化
  • 定义 符合要求强度的最优结构以及材料
  • 使用的最小化 比现有材料更精细的加工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 用轻量材质来代替现有钢材 , 或部分结合
  • 优点 最大化活用现有结构概念 ;
  • 开发时间及成本增加最少 活用现有材料 ;成本增加少 轻量化效果最大
  • 缺点 创新性新型设计概念难以适应 ;适
  • 用范围有限 初期需要大规模设备投资
  • 由于工艺、 设计变化使成本增加 ;
  • 轻型材料价格高 ;
  • 强度等机械性性能有可能下降
  • 使用 软管结构、复合结合结构 ;
  • 优化焊接设计 ;空间框架设计 激光焊接工艺 ;液压成型工艺 ;热冲压成型 铝、镁合金 ;
  • 高强度钢材塑料、碳素纤维、纤维玻璃
  • 资料来源:《汽车轻量化的技术动向》,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 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密度远低于钢,是常见的轻量化材料。 汽车常用的材料有钢、铝合
  • 金、镁合金和碳纤维,其中钢是汽车的主要材料,但是其密度高、重量大,需要使用轻量化
  • 材料替代。铝的密度大约为钢的三分之一,具有导热率高、耐腐蚀好、加工性能优良等优点,
  • 并且铝合金比钢更能吸收碰撞能,大约是钢的 2倍,能够有效提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镁的
  • 密度为铝的三分之二,钢的四分之一,是实际应用中质量最轻的有色金属材料,具有很高的
  • 比强度和比刚度,还具有阻尼减震、散热性好和容易回收等优点;碳纤维材料的密度较铝更
  • 低,具有耐腐蚀、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等优点。
  • 表 5:常见轻量化材料的物理性质
  • 材料 钢 铸造铝 铸造镁 碳纤维
  • 型号 600L ZL101A -0 ZM201 -A 车用覆盖部件
  • 密度 (g/cm 3) 7.52 -8.7 2.64 -2.84 1.74 -1.80 1.4 -2.0
  • 屈服强度 /弯曲强度
  • (Mpa) ≥550 80 85 ≥300
  • 抗拉强度 /弯曲强度
  • (Mpa) 600 -760 150 145 ≥180
  • 伸长率( %) ≥15 2 1.5 0.7 -1.8
  • 布氏硬度( HBW ) 181 -223 50 55

VIP专享文档

扫一扫,畅享阅读

立即订阅

还剩38页未读,订阅即享!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失控**ts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