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周期探索之二:1956-1974年:从晶体管到集成电路
- 2024-07-08 10:26:15上传人:Ia**ac
-
Aa
小
中
大
核心观点晶体管普及助力电子、家电行业的腾飞随着贝尔实验室开放了晶体管授权,晶体管的商业化推动了家用电器的小型化与成本快速下降,并引发了60-7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家电的快速普及。从某种意义上,到底是经济繁荣导致了家电普及,还是家电普及导致了经济繁荣,似乎都有证据,从日本的1955-1970年代的发展经历来看,家电普
- 晶体管的普及与电子、家电行业的腾飞
- 贝尔实验室的晶体管授权
- 渗透率(普及率)曲线的讨论
- 半导体对日本 1955-1970 年经济的拉动功不可没
- 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的到来
- 肖克利半导体与仙童半导体
- 摩尔定律的提出
- 集成电路的发展
- 早期美国集成电路的几个关键需求:军工、航天、计算器
- 大型机与小型机主导着计算机市场
- 大型机市场: IBM 和七个小矮人
- DEC 成了小型机的佼佼者
- 分时网络与阿帕网
- 小结
- 附录:本时期重大事件
- 风险提示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 证券研究报告
- 图 1: 美国 Regency TR-1 收音机
- 图 2: 索尼 TR-55 晶体管收音机
- 图 3: 摆在分期专卖店里的电视机( 1957 年)
- 图 4: 日本黑白电视、洗衣机、冰箱的普及率
- 图 5: 东京都北多摩郡建成的云雀丘住宅小区( 1967 年)
- 图 6: 日本空调、彩色电视、汽车普及率
- 图 7: 产品销量曲线
- 图 8: 渗透率(普及率)曲线
- 图 9: 产品销量曲线
- 图 10: 渗透率与环比
- 图 11: 1956-1990 年日本实际 GDP 增速
- 图 12: 增长核算: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与日本的比较
- 图 13: 实验室里的肖克利
- 图 14: “ 八叛逆 ” 成立了仙童半导体
- 图 15: 摩尔定律: 1970-2020 年
- 图 16: 第一块集成电路( 1958 年德州仪器基尔比手工焊接)
- 图 17: 英特尔的第一款芯片 C3101 (内存 1K )
- 图 18: Busicom 141-PF 计算器的 OEM 版
- 图 19: 英特尔 4004
- 图 20: 1967 年德州仪器开发的第一台计算器 Cal-Tech 原型
- 图 21: 1972 年德州仪器 TI 2500 计算器
- 图 22: IBM System/360 30 型中央处理器( CPU )
- 图 23: 美国 NASA 里的 IBM System/360 91 型
- 图 24: 1955-1973 年 IBM 收入与利润
- 图 25: DEC 的第一台小型机 PDP-1
- 图 26: 运行在 PDP-1 上的游戏《太空战争》
- 图 27: 1965 年 DEC 推出的 PDP-8
- 图 28: 1974 年 DEC 推出的 PDP-8/A 400
- 表 1: 集成电路的分类
- 表 2: PDP-8 家族的历史销量
- 表 3: 1974 年 IBM 与 DEC 的财务比较
- 表 4: 1957-1973 年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