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10月9日电(记者陆成宽杨仑)9日7时4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该卫星是由中国太阳物理学家自主提出的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是继“悟空”“墨子号”“慧眼”“实践十号”“太极一号”“怀柔一号”之后,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研制发射的又一颗空间科学卫星。卫星设计寿命4年
科技日报北京10月9日电(记者刘霞)新加坡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低成本的“风力收割机”,可捕捉微风般柔和的风能,将其储存为电能。实验显示,当暴露在速度低至2米/秒的风中时,该设备可产生3伏电压及290微瓦的电力,足以为商业传感器供电,让其将数据发送到手机或计算机上。相关研究发表于最近的《机械系统与信号处理》杂志。
该设备的主体由纤维环氧树脂制成,主要附件能与风相互作用,且由铜、铝箔和特氟龙等廉价材料制成。由于设计结构灵活,当“风力收割机”暴露于气流中时会振动,在薄膜上形成电荷,当电荷从铝箔流向铜薄膜时,会形成电流。
在实验室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这款设备可以在风速为4米/秒的情况下持续为40个发光二极管(LED)供电。它还可以触发传感器设备,并为其提供足够的电力,以无线方式将室温信息发送到手机上。这表明,该“风力收割机”不仅可以发电,为设备持续供电,还可以将多余电量储存起来,以便在无风的情况下为设备长时间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