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新闻网讯 (记者王海明) 日前,记者从县文广新闻出版局了解到,我县借创建省文化先进县东风,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总面积31100平方米,达到全覆盖,功能设施齐全,这标志着我县文化事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文化建设作为加快建设和谐新宁海的重要内容,并作出“建设文化强县、打造人文宁海”的决策部署,以创建省文化先进县为契机,狠抓落实,开创了宁海文化工作的新局面。经过几年努力,我县文化工作取得喜人成绩。 文化设施逐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我县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加大投入,建成了一大批重点文化设施和大型文化广场和公园。2008年,又着手建设“十里红妆”博物馆新馆和县图书馆新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同时,积极扶助乡镇、街道和村落社区的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目前全县已建成省市级“东海文化明珠”12个,“宁东文化长廊工程”也初具规模。全县所有乡镇、街道的行政村和社区的文化阵地普及率达到了100%。积极实施文化产业工程,以十里红妆博物馆、东方造像艺术馆等为龙头的民俗文化产业群正在逐步形成。加大了前童古镇、森林温泉等文化旅游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开发出了一批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和休闲娱乐项目等生态人文资源。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品牌特色鲜明。成功举办了中国徐霞客开游节、纪念潘天寿诞辰110周年、纪念柔石诞辰100周年、第九届中国根艺节等大型活动,提升了宁海的知名度。近三年来全县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000多场次,各剧团、艺术团累计演出7500余场。“千场电影百场戏剧进农村”活动受到广泛欢迎。着力培育农村文化一乡一品工程和一村一品工程,几年来,长街蛏子节、胡陈桃花节、越溪跳鱼节、前童“元宵文化旅游节”等特色文化活动规模渐大,层次渐高。 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文化队伍人才辈出。我县文化部门积极实施精品战略,打造文艺精品力作,五年来,出版各类文艺书籍200余部,有200多件(项)文艺作品在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中获奖。文化队伍逐步走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涌现出一批优秀文艺人才。目前,全县共有各类业余文艺团队300多支,队员5000多人。多次参加县内外重大文化活动,并多次在各级各类比赛和展演中获奖。 文化保护成效显著,非遗工作成果喜人。“宁海古戏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童古镇被授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十里红妆博物馆、柔石纪念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柔石故居与潘天寿故居列入宁波市十大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同时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海平调、十里红妆婚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泥金彩漆、宁海舞狮、前童行会入选省级非遗名录;另有15项入选市级非遗名录。 此外,我县文化市场规范有序,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文化发展调控能力、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文化产业竞争力和文化体制改革整体合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2025-2030年全球与中国反癸烯基三氟硼酸钾行业市场现
202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