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我市加快农机装备升级,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和“三农”发展,水稻和小麦两种主要农作物机收率均已达到98%以上,处于全省领先水平。据悉,我市大力提升农机总动力,全市农机总
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我市加快农机装备升级,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和“三农”发展,水稻和小麦两种主要农作物机收率均已达到98%以上,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据悉,我市大力提升农机总动力,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49.71万千瓦,比“十二五”末增加250万千瓦,农业机械总量22.4万台。为加快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我市在农机购机补贴资金使用上向大马力拖拉机、复合型农机和烘干设备倾斜,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7%,较“十二五”末提高6.7个百分点。在推广田间现代复合作业上,我市依托推广大型配套农机具,全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和秸秆全量还田等现代复合田间作业得到大面积推广,全市水稻机械化栽植37.9万公顷,秸秆还田面积达59.71万公顷,秸秆综合利用率85%以上,较“十二五”末提高56.8个百分点,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我市还大力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全市工商注册登记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21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20家,市级示范社10家,国家级农机大户1家,各类农机户194537个,其中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78395个,农机维修网点824个,农机经销企业41个,乡村农机从业人员总数已达2379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