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两座海外重油电站,顺利通过业主、监理以及营运方三方验收,进入全面维保状态。“从1999年开始做非洲市场,目前我们的脚印已遍布苏丹、尼日利亚、利比里亚、乍得等非洲国家,从最初的产品‘走出去’,到现在的项目‘走出去’,映射出的是中策多元化经营的突破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中策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这两座重油电站,从设计、生产、成套、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和运保等全出自中策。该工程的顺利完工,标志着中策集团“走出去”战略的稳步扩展,也是该企业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与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取得的又一阶段性成果。 中策实施项目“走出去”,实现了要素资源的属地化。其实,在我区还有不少企业抓住改革发展新机遇,让产品与国际接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寻觅商机。宁波康赛妮毛绒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轻型毛绒制品在印度、蒙古、尼泊尔、土耳其等国家非常受欢迎。“2015年公司毛绒制品销售量61.2吨,2016年112.1吨,2017年上半年已达103.8吨,今年有望实现新的突破。”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公司生产的毛绒制品在“一带一路”区域销售增长迅速,势头强劲,为此,康赛妮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工作强度和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一带一路”推动机构,由集团总裁作为组长,全面负责康赛妮“一带一路”沿线合作的推进。同时,公司以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境外分支机构为依托,建立起“一带一路”营销分支机构和各类代理机构。 让产品亮相“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舞台,已成为区内众多企业的共识。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水表制造基地,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水表出口厂商,其高品质水表销往东南亚、中东欧等几十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在吉尔吉斯斯坦北方电力局智能电表项目,总共供货约3.8万只(含系统),凭借先进的技术帮助吉尔吉斯斯坦加快电力改造的进程;宁波富星太阳能有限公司光伏组件和电池片热销印度市场,得到客户的一致认可……“中策、康赛妮、水表、富星,这些园区企业以产品、技术硬实力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深耕‘一带一路’国家,实现了产业的快升级、高定位、新突破。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助力企业‘走出去’。”工业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五月,江北区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出口交货值达到42.22亿元,同比增长16.8%,占全区工业销售产值比重的17.3%。“制造类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装备、技术、产品输出,将会产生长期性的合作以及深远影响。”区经信局负责人说。
2025-2030年全球与中国反癸烯基三氟硼酸钾行业市场现
202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