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领域的差距直接影响到未来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如果一些中间领域的基础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一些共性核心关键技术就不能突破,我国的产业将面临长期锁定中低端的风险。”6月24日,在吉林长春开幕的第十九
“基础研究领域的差距直接影响到未来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如果一些中间领域的基础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一些共性核心关键技术就不能突破,我国的产业将面临长期锁定中低端的风险。”6月24日,在吉林长春开幕的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对“基础研究”的强调引起会场上很多人的共鸣。
“我国很多产品的稳定性不如国外产品,是他们对基础性东西摸得非常透,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咱们国家很多产品跟应用相关的基础研究做得很不够。跟产业直接结合的基础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不高,有些科研人员不愿做,这需要国家的重视。”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丽说。
基础研究制约产业技术水平, 万钢觉得:“这在信息产业的操作系统、CPU芯片,在制造业的4G,在一些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领域表现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