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现代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分析

2009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淮发[2009]9号),明确了我市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政策。该政策的执行有效推动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显著。现就《意见》的制定、执行及取得的成效作以简要分析。   一、政策出台背景   2009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

  2009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淮发[2009]9号),明确了我市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政策。该政策的执行有效推动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显著。现就《意见》的制定、执行及取得的成效作以简要分析。   一、政策出台背景   2009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首次连续6年发布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的第一部分就明确了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的具体措施。文件明确要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要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大力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条件下,借鉴周边及发达地区支持“三农”发展的成功经验,及时出台了《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淮发[2009]9号),从市委、市政府层面明确了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意见》从2009年1月1日起执行,至2012年底结束,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围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业产业化;抓好“三品”认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抓好农村规划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整合农业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考评机制,落实领导责任等9个方面51条具体措施,每一条都明确了财政支持内容和支持金额,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二、政策执行情况   《意见》由市政府各职能部门执行,奖补资金从部门年度财政项目预算资金兑现,落实工作涉及水利、交通、林业、质监和农委五个部门,其中市水利局重点落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条款,市交通局落实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条款,市林业局落实林木花卉业和绿色小康村奖励条款,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业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的奖励条款,其余条款均由市农委落实。   四年来,市农委落实农业项目503个,兑现奖补资金4613.7万元,涉及设施栽培、规模养殖、三品认证、品牌创建、标准化生产、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新增龙头企业奖励、土地流转、合作社奖励、良种繁育和农村能源等方面,为打造“特色精品农业大市,有机生态农业强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取得成效   政策执行以来,通过财政奖补资金的激励作用,大力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带动了社会资金投入现代农业生产,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推动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促进专业化设施栽培快速发展。扶持新建蔬菜设施栽培项目35个,兑现奖补资金1188.4万元;新建瓜菜果工厂化育苗中心项目4个,兑现奖补资金60万元,促进了我市蔬菜产业稳步发展。2012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36万亩、总产80万吨,分别比2008年增长7.5%和28.4%。   2、促进规模化养殖水平提高。扶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33个,兑现奖补资金450万元,拉动社会资金2亿元。四年共兑现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33个,兑现奖补资金450万元,提升了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2012年底,全市共发展各类畜禽规模养殖户200多家,规模养殖比重达65%;建成省级以上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16个,其中国家级5个。   3、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倍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新、扩建农副产品加工项目18个,兑现奖补资金520.6万元,带动企业投资3.47亿元,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产值101亿元,比2008年增加两倍以上。兑现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奖励资金680万元,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721”提升行动和转型倍增计划实施,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到2012年底,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43家,是2008年的4倍,其中省级27家,国家级1家。   4、促进农村集约化经营较快发展。扶持土地流转项目106个,流转土地4.93万亩,兑现奖补资金492.9万元;支持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建设项目27个,兑现奖补资金53万元;兑现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奖励资金42.5万元。截至2012年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5.1万亩,比2008年增加30.1万亩,占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的24.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65家,是2008年的6.6倍。   5、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加快。兑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三品”认证奖补资金139.9万元、标准化基地创建奖励资金73万元,推动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截至2012年底,全市认证“三品”17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建成市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区)90个。   6、促进品种优质化改良大幅提升。兑现良种(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奖补资金204.1万元、引进外省优质高产奶牛补助资金87.8万元、新品种研发奖励资金20万元。全市自主研制水稻、小麦和蔬菜新品种16个,小麦、水稻良种率均达到95 %以上,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名特优水产品比重33%以上。   四、建议对策   1、《意见》经修改后继续执行。2012年底《意见》有效期满。四年来实施效果明显,引导带动作用突出,广大农民群众强烈期望奖补政策能继续执行。建议《意见》扩大奖补范围,经修改后继续执行,更好地带动我市现代农业发展。   2、进一步突出资金投向重点。发挥财政支农的导向作用,适当集中资金,突出支持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发展,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建议重点支持粮食生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特色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经营等领域。   3、深度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支农资金,是解决农业项目重点不突出、部门职能重叠交叉、资金规模效应不明显等问题的一项重要而又带根本性意义的举措。当前,要把性质相同、内容相近、范围类似、用途大同小异的农业小专项资金,通过清理归并为较大的专项资金,对各部门内部现有存量资金进行结构性调整,对各部门的支农资金进行适度捆绑,然后根据发展的需要,集中财力、增设一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打造项目和产业平台,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目标。   4、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体作用,对农民、农户自愿投资投劳兴建直接受益的生产、生活设施财政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补助。依据现有政策和产业基础,综合运用补助、贴息、以奖代补、示范启动等政策手段,积极推进“政策公开、项目公示”制度,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不断开辟新的现代农业投入渠道。  

VIP专享文档

扫一扫,畅享阅读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农业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农业行业标签

浅唱**幸諨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5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