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森林围城,让张店更绿

“上大景点旅游人多车堵,还不如去近郊赏风景呢!”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长假,张店市民王琪带着一家老小,驱车来到牧龙山呼吸新鲜空气,登山游玩,其乐融融。熟悉张店的人都知道,这里曾经是座垃圾山,经过生态恢复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这里游玩。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新人专程到此拍摄婚纱照。生活在张店的居民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空气越来越清新,天空越来越蓝,绿色也越来越多,整个城市在森林的包围下仿佛焕发了青春。   自

  “上大景点旅游人多车堵,还不如去近郊赏风景呢!”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长假,张店市民王琪带着一家老小,驱车来到牧龙山呼吸新鲜空气,登山游玩,其乐融融。熟悉张店的人都知道,这里曾经是座垃圾山,经过生态恢复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这里游玩。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新人专程到此拍摄婚纱照。生活在张店的居民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空气越来越清新,天空越来越蓝,绿色也越来越多,整个城市在森林的包围下仿佛焕发了青春。   自2011年起,张店区开始实施“森林围城”工程,构筑“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生态格局,城市园景与乡村森林瞬间切换,蓝天白云共生,青山绿水相映。2011年以来,“森林围城”工程累计投资超过4亿元,种植4.17万亩,栽植各类树木近500万株,昔日的老工业基地正行走在环保城市的路上。“未来的张店,我们将致力打造成一个最干净的城市,一个一半以上面积被森林覆盖的城市,一个生态宜居之城。”张店区区委书记王咏说。   高端规划,打造生态画廊。人们记忆中的牧龙山上矿渣堆高达50多米,其间遍布建筑、生活垃圾,给周围居民带来许多不便。张店区将这里确定为生态恢复绿化工程区,至今已绿化800多亩,栽植各种树木20万余株,累计投资3600余万元。昔日气味难闻的牧龙山如今已成为“一湖”、“两环”、“三区”构成的森林公园,成为周边居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这只是张店“森林围城”建设的一个缩影。“森林围城”的工程目标是在长期治理环境的基础上,将符合农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区域全部进行绿化,建设永久性的生态公益林和科学、合理、有序的城乡绿化系统。在实施“森林围城”工程的过程中,张店区委、区政府要求站在城市持续发展和惠泽子孙的高度,邀请山东农业大学规划设计院高端定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定了“青山常在、绿水相绕、林地相依”的整体规划。   突出特色,惠泽一方百姓。在总规划方案的指导下,张店区各镇办紧密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傅家镇宋家村示范园、房镇镇美达园林、马尚镇恒生农业示范园、沣水镇昌城村樱桃园、杏园北焦宋村苗圃、南家村林海生态农业园、中埠镇铁皮石斛种植实验基地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经济林带和示范园区因势而谋,顺势而生。各具特色的生态林区、经济林区和示范园区规模大、档次高、综合效益好,使全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在实施“森林围城”过程中,张店区以产业化的创新思维广开投资渠道,按照“谁造林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机制。 对按规划完成森林围城工作任务并验收合格的,政府每亩给予300至500元苗木补贴和每年300元的土地补偿款,吸引社会资金不断投入到全区绿化建设中来。除区重点工程和几个边角地块由各级政府出资外,目前绝大部分造林资金来源于社会。城区周边的许多土地顺利流转,形成苗圃及花卉基地,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既提供了大量绿化施工岗位,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又带动了苗木培育、绿化养护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农民既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得到租地收益,又能外出或到园区打工增加收入,从宏观上带动了农村产业的普遍升级和长远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   全民动员,共建绿色家园。“种绿色爱心树,建生态文明家”,张店区机关及镇村成千上百的志愿者年年为“森林围城”义务植树;全区中小学生向全体青少年发出倡议,“植下幼苗、种下希望”。张店区多措并举,广泛宣传,层层动员,全区上下掀起了绿化美化家园的高潮。   目前,张店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4.7%;去年年底全区新增园林绿地8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1.49%,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5平方米。原山大道以东、鲁泰大道以南、胶济铁路以北新城区“森林围城”景观已初步形成。前不久,我省公布全省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淄博新城区在内的4个新区被列入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彰显出张店区“森林围城”的喜人成果。眼下,布局合理、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正如画展开。

VIP专享文档

扫一扫,畅享阅读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森林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森林行业标签

为遇**伏笔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相关推荐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5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