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我科学家揭示卵细胞重组编程“奥秘”

9月5日,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徐国良课题组和李劲松课题组关于卵细胞重编程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阐明了自然受精和克隆过程中卵细胞重编程的机制,使人们对早期胚胎如何获得正常发育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受精”是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精卵结合过程。为形成一个具有发育全能型的早期胚胎,卵细胞需要对精子基因组进行一

9月5日,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徐国良课题组和李劲松课题组关于卵细胞重编程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阐明了自然受精和克隆过程中卵细胞重编程的机制,使人们对早期胚胎如何获得正常发育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受精”是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精卵结合过程。为形成一个具有发育全能型的早期胚胎,卵细胞需要对精子基因组进行一系列的重“编程”。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基因组DNA上胞嘧啶碱基的去甲基化。据徐国良介绍,甲基化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一种重要修饰,可调节基因的表达和关闭,与动植物生长发育、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DNA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而“去甲基化”则能诱导基因的重新活化和表达。此前,科学界并不清楚去甲基化这种化学修饰的改变是如何实现的,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发生。

    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和上海市科委的资助下,课题组在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中发现,来自卵细胞的一个叫做“Tet3”的母源蛋白可以氧化精子基因组DNA,并进一步调控父源基因的表达,以支持早期胚胎的正常发育。动物实验发现,母鼠的卵细胞去除“Tet3”后,生育力会显著下降,大部分胚胎在妊娠期发生退化,被母体吸收;在动物克隆过程中,“Tet3”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VIP专享文档

扫一扫,畅享阅读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科学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科学行业标签

ㄣE**传说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5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