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与中科院合作实施了20多项区院合作项目,其中部分重点合作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首创万吨级“煤制乙二醇”工业化示范在通辽获得成功。在5月7日,中国科学院“世界首创万吨级煤制乙二醇工业化示范”新闻发布会上福建物构所依托20多年的技术积累成功开发的“万吨级CO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和草酸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成套技术通过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成果鉴定。 二是由伊泰集团与中科院煤化研究所联合研发的煤间接液化工业示范项目试车成功。该项目是我国首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间接煤制油项目,是国家“863”计划的重点项目,是我国煤炭间接液化完全自主技术产业化的第一条生产线,它是推动国家煤制油能源战略实施的重要工程,也是内蒙古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煤化工产业,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标志性工程。 三是内蒙古神州生物技术公司与中科院微生物所的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内蒙古神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中科院微生物所的合作,随着总投入近五亿、占地900亩的内蒙古航天生物基地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落成,已由前期开发研究到了在生产基地进行生产的阶段,双方就“阿维菌素的开发生产研究”进行了成功的合作,神七飞船对生产菌种进行了搭载育种试验;双方对新的黄原胶项目开展了新的合作,进入了可研报告编制过程。 四是乌海市天宇化工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中科院过程所合作的煤系高岭土生产高档填料项目在产业化应用中取得实质性进展。2009年4月19日,内蒙古乌海市天宇化工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的年产20万吨煤系高岭土生产高档填料项目工程,在内蒙古乌海市千里山工业园区隆重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