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9点刚过,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闫龙就一头扎进了数据科学模型的设计与开发工作。330TB——这是他和团队一天采集、加工的数据量,相当于600多个512GB手机的数据存储量。闫龙的工作,就是通过构建数据科学模型对海量数据“抽丝剥茧”,提取出最有价值的信息,让数据“活起来”“用起来”。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正逐渐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产要素。伴随产业快速发展,社会对大数据相关
早上9点刚过,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闫龙就一头扎进了数据科学模型的设计与开发工作。330TB——这是他和团队一天采集、加工的数据量,相当于600多个512GB手机的数据存储量。闫龙的工作,就是通过构建数据科学模型对海量数据“抽丝剥茧”,提取出最有价值的信息,让数据“活起来”“用起来”。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正逐渐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产要素。伴随产业快速发展,社会对大数据相关从业人员的需求日益增长。人社部预计,2025年前大数据人才需求将保持30%-40%的增速,需求总量在2000万人左右。
今年“五一”假期,闫龙和同事基于票务、交通、人流等实时数据,快速上线了“实时拥堵预测模型”和“区域承载力”模型,应用在一家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模型提前1小时预测出人流量拥堵情况,并及时分发到指挥中心和数百名景区治理队员手中,帮助景区管理者提前采取分流措施,维持堵点秩序,确保了游客在景区内安全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