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记者张梦然)意大利技术研究院与特伦托大学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创建了一个种子形状的机器人,由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具有根据湿度变化探索土壤的能力,能够在周围环境中移动,且不需要电池或其他外部能源。这种人造种子还能自我改造,有望在环境监测、重新造林等各个领域得到应用。研究论文发表在最近的《先进科学》杂志上。
该成果源于欧洲项目I-Seed,从植物种子获得灵感,主要目标是创建一种新型机器人,
科技日报讯(记者张梦然)意大利技术研究院与特伦托大学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创建了一个种子形状的机器人,由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具有根据湿度变化探索土壤的能力,能够在周围环境中移动,且不需要电池或其他外部能源。这种人造种子还能自我改造,有望在环境监测、重新造林等各个领域得到应用。研究论文发表在最近的《先进科学》杂志上。
该成果源于欧洲项目I-Seed,从植物种子获得灵感,主要目标是创建一种新型机器人,能够作为传感器监测土壤质量参数,包括汞等污染物,以及二氧化碳水平、温度和湿度等空气指标。
I-Seed项目于2021年启动。第一个I-Seed的灵感来自南非天竺葵的种子结构,复制了天竺葵随周围环境湿度变化而改变形状的能力,即所谓的湿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