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快速推进行动。开展耕地抛荒整治专项行动,明确各时间节点整治目标,要求各责任主体对标“全面排查、攻坚整治、巩固提升”的阶段性要求,倒排时间抓好落实。建立清单化管理、销号制落实、“周调度、月通报”等机制,全面掌握整治进度,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截至目前,全市需整治的804个图斑(地块)、5495.5亩抛荒地中,已完成整治618个、4622.88亩,整治率达84.12%,其中复种2787.6亩,复种率达60.3%。二是活化整治模式。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的整治模式。其中,“委托大户型”通过减免土地租金、给予一定抛荒整治补助等方式吸引全市22位种植大户参与整治工作,涉及面积1597亩,占已整治面积的四成。“村统一流转型”由村集体牵头统一流转,结合旱改水、农田建设等举措推进耕地抛荒整治,盘活土地1186亩。如定海区金塘镇大鹏村通过集体统一流转抛荒地420亩并开展粮油、粮菜轮作。“镇街推进型”由各乡镇(街道)根据土地集中连片程度开展差异化整治,面积约1224亩。镇街下属农业公司负责连片程度高的土地整治流转和复垦复种,其他零散地块由合作社或种植大户代耕代种。三是丰富复种方式。指导各地根据抛荒地性质采用“宜粮则粮、宜经则经”模式,通过粮油、粮麦、粮菜、瓜菜轮作等多样化方式推进复垦复种。如岱山县岱西镇青黑村借抛荒地整治契机发展设施农业,搭建连栋和普通标准大棚134亩,开展西瓜和蔬菜轮作;朱家尖街道委托浙江君怡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向日葵和油菜轮作,打造景观农田402亩,提升田园整体环境。
2025-2030年全球与中国诺康律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
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