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最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级人才研讨会,来自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济济一堂,其中不少都是有关部门选出的领军人才、杰出人才。但这场会议讨论的重点并不是人才个人的成绩,而是如何让自己所处的团队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原来,这是长宁区最新提出的人才培养机制的一部分:从关注“一个人”到“一群人”,通过领军人才的引导,培养领军团队,为企事业单位储备人才,也吸引更多的人才留下来。
据了解,在本市现有的人才激励机制中,大多强调“一个人”,比如领军人才、杰出人才评选等等。但长宁区意识到,仅仅关注个人,并不能完全带动整个团队的创新意识,有时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人才的积极性。因此,长宁区在全市率先提出“领军团队”培养机制,把人才工作着力点从以往的注重“关注个体”向注重“关注群体”拓展,将首次选出的10个领军团队命名为“创新团队”,并在区内各企事业单位中推出创新实践基地。在新机制下,只要是作为“创新团队”的一员或加入创新实践基地,都能获得有关部门的重点关注。
为了让更多的人才感受到支持和鼓励的力度,长宁区专门制定了《创新团队和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实施办法》,明确给创新团队和创新实践基地相关扶持政策。在资金方面,办法规定区人才资金连续三年、每年一次性资助每个创新团队5万元研究经费,创新团队所在系统或部门一般应按不低于1:1的比例予以匹配。这笔资助资金可用于创新团队的人才科研津贴、人才引进、申报项目、出版专著、发明专利、展示成果等。一旦创新团队在三年资助期满仍符合继续建设培养条件的,则可重新申报,获得进一步资助。再比如,很多高级人才关心归属问题,办法明确,对于进入创新实践基地的优秀人才,由区人才资金给予一定生活补贴,对实践期间表现优秀的合适人才,鼓励其通过与企业签约、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途径留在长宁区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