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林山村位于独山县影山镇,下辖10个村民小组,560户2217人,水族占总人口的90%,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这里是山间的一块台地,平均海拔1200多米,年平均气温13.9℃,常年寡日照,多雨雾。过去,由于受到环境和交通的制约,村里以传统作物种植为主,是县里的偏远贫困村。如今,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发展海花草产业,摇身一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幸福村。
紫林山村海花草产业从最初的个人采摘野生的海花草,晒干后卖给前来收购的商贩,每斤5到6元,一天挣40元,发展到如今村里人人参与海花草产业,种植面积达3500亩,年产值1000-1600万元。但是,随着产业发展,出现了生产瓶颈和产业效率下降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24年11月15日,由独山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组织科技特派团在驻影山镇队员、贵州省草业研究所副所长张锦华研究员的带领下,熊先勤研究院、舒健虹副研究员、丁磊磊助理研究员、唐华江助理研究员以及海花草立体种植专家姬天均一行来到了紫林山村,向全县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技术骨干、海花草种植大户、海花草种植加工相关企业技术员开展海花草高效栽培技术培训。
培训会上,张锦华研究员主要介绍了林下种植海花草技术要点,并概述了在草业所开展的海花草相关实验,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更是阐明了跨区域跨学科资源要素整合模式和创新对于产业发展、升级的重要性。姬天均专家也对海花草立体种植技术进行了仔细讲解,并与传统大田种植进行了数据对比,从自身实际出发,对相关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培训会上,大家或是掏出手机积极记录关键技术信息,或是发言提问,提出自己在生产上实际遇到的问题,两位老师也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解决办法。会后,大家一起参观紫林山村海花草立体种植基地、种苗培育基地。在基地上大家讨论热烈,纷纷提出自己对立体种植的想法,其中不乏创新的观点和实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