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在“引”字上下功夫,促进服务增效。依托县级农业生产社会化中心,构建“229 144 N”(229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做中端 144家服务主体搞生产服务 N个农户接受服务)模式,建立村集体“引”的服务机制,一方面引导并监督服务主体按照《生产服务规范指引》开展服务,另一方面推广服务技术和宣传服务政策,引导农户正确认识并积极接受服务。
二是在“统”字上谋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利用产粮大县基础,推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统领发展模式,组建统一采购、统一作业、统一采收3支服务队伍,统筹整合无人机40台、大型旋耕机34台,配套适宜山地作业的小型机械309台,开展小麦、油菜春耕服务10万余亩,开展农资采购服务1000余吨,确保1.15万户农户亩均增收300余元。
三是在“破”字上开新局,促进乡村增活。聚焦21个试点村2500亩土地资源,开展耕、种、防、收、销等全环节托管和生产服务,着力破解农村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农业发展高成本、低效益的困局,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服务主体由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向农业生产服务转型并增收20%以上,增强村集体向心力和村民凝聚力,促进乡村增活力。(县农业农村局 杨乃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