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重组后三大电信运营商竞争分析

  政府主导的电信重组“六合三”出台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引发了一定的争论。因为电信重组不仅关系到电信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的进程。2008年5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通告》指出“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发放三张3G牌照,支持形成三家拥有全国性网络资源、实力与规模相对接近、具有全业务经营能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市场竞争主体,电信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竞争架构得到完善;自主创新成果规模应用,后续技术不断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电信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监管体系继续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分享电信行业发展改革的成果。”这已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四次电信改革,能否达到这一改革目标,以自主创新能力支撑我国的信息化进程,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分享信息化的成果问题。当然,这关键要看电信重组后三大运营商的运营效率能否达到电信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达到改革的初衷。
 
  1 电信重组后三大运营商实力对比分析
 
  电信重组前各大运营商的实力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重组后的竞争和发展潜力。表1为重组前六大运营商的发展状况对比。
 

  由表1可以看到,中国移动2007年营业收入达3570亿元,净利润为871亿元,增长31.9%,超过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3家总和的2倍。目前,仍有越来越多的固话用户正在向移动用户群流动。由于移动电话对固话的“替代效应”,数据显示,2004年中移动获得增量市场的45.9%,2005年中移动占据了约60%,2006年达到70%,2007年最高时超过90%的新增市场份额被中移动掠走。
 
  从2005—2008年的近几年电话用户发展趋势来看,固定电话用户的增长率一直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尤其从2007年7月—2008年7月的一年多来,固定电话一直呈负增长,如图1。用户的大量流失意味着固定电话收入源的不断萎缩,固定电话运营商急需要寻找新的利润源。移动电话一直呈稳步增长态势,波动中不断上扬。图2反映了移动电话用户的发展趋势。2008年1—7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6107.37户,达到60837.8万户。再从收入构成来看,2008年1-7月,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占整个收入的53.8%,同比增长16.2%;固定本地电话占21.85%,同比下降6.8%;长途电话占14.68%,同比下降2.5%;数据通信为9.44%,同比增长40.4%;其他为0.74%。
 
  电信重组后,三大电信运营商除了自己原有的那部分业务外,都或多或少地增加了一部分业务,每个企业都成了具有全业务经营权的运营企业。因此,重组后各大运营商的实力虽然有所变化,但基本上维持了旧有的电信运营格局。
 
  2008年上半年,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3家的净利润总和为272.53亿元,而中国移动的净利润高达548.49亿元,是其他3家之和的2.6倍。中移动净利润“日进账3亿”超过去年“日进2亿”。因此电信重组后,在移动通信方面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恐怕在短时间内难有改观。
 
  电信重组后,三家运营商都会成为全业务运营商。通过重组前的现状可以看到,在信息通信领域,人们所谙熟的传统经济理论已经不能发挥作用。因此,从1994年至今,尽管政府给予当时的新进入者联通在价格等方面的倾斜政策,但?4年的发展并未达到古诺模型所揭示的市场均衡:移动通信市场上两个寡头均分市场份额的市场均衡状态;而是在正反馈规律的作用下,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因而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国联通也就始终未能与中国移动平分秋色。从用户规模来看,到2008年1月,中国移动用户为3.76亿,占移动用户总数的69.6%,中国联通C网和G网加起来的用户数也只有1.639亿,占移动用户总数的30.4%。
 
  在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的有形之手必须适时地引导市场主体按照最有效的方式配置社会资源。这次电信重组,实际上政府希望以3G为契机,推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TD-SCDMA。由于2G本身依靠绝对的垄断地位就有巨额利润可赚,成就了中国移动这个全世界最大、最赚钱的移动公司。而3G对企业来说其赢利能力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也即风险性,因而企业也就没有动力去发展3G。我国的TD标准虽然与欧美的两个3G标准同时被国际电联认定为国际标准,但由于上述原因,再加上网络技术的路径依赖作用,在欧美标准已进入市场运作甚至成为较成熟的市场标准之时,我国的TD却迟迟处在试商用阶段。很可能由于企业的短视和对眼前利益的追逐而使TD胎死腹中,进而葬送我国未来通信产业的发展,将我国通信发展的命运掌握在别国手中。这次电信重组,实际上是政府希望通过重新洗牌,通过政府的推力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中国移动这个垄断巨头不得不去发展TD技术标准的3G。
 
  2 电信重组后三大运营商的竞争潜力
 
  电信重组后,能否形成有效竞争的格局,达到电信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加快中国的信息化步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重组后三大电信企业的竞争潜力。
 
  2.1 竞争潜力孕于原有的企业之中
 
  电信重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竞争格局,但各大运营商所继承的电信资产仍会按照其固有的巨大惯性继续发挥作用,其原有的市场竞争实力在短期内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竞争的格局。
 
  重组后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各自相对强势的南、北方区域,均拥有一张已经覆盖数亿计的固定电话用户的固定网络。中国联通拥有约1.277亿GSM用户、约2868万PHS用户、约1.1亿固网用户;中国电信购买联通C网后,在原有的2.19亿固网用户基础上,加上4223万的CDMA用户,这对今后发展数据通信业务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并为今后固网与移动通信网的融合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用户数量、承载能力和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方面都比中国移动占有较大优势。宽带接入作为IPTV和高清电视业务的基础,一直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建设的重点,在重组之后也不会改变。由于拥有固定电话、ADSL等业务方面的优势,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手机业务今后会在多网融合、综合信息服务上会令世人耳目一新。两家电信企业势必发挥其固定电话、宽带上网等既有优势,再与移动网络全面整合,形成固定电话、手机、ADSL等组合服务的一大特色,从而使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服务成本不断下降。
 
  中国移动在2G时代,得益于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以其优越的网络质量和丰富的增值服务取得了绝对的竞争优势,一家独大的竞争优势在短期内仍然难以撼动。对于重组后的中国移动而言,其最大的优势是有完善的GSM网络,具有强大的资金、成本和用户规模优势,盈利水平高。而且在近期移动语音业务仍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移动数据业务也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因此,对移动来讲,继续发展移动用户,同时创新移动互联网业务,扩大竞争优势是新移动在短期内的发展策略。
 
  2.2 资源共享优势
 
  电信重组后,三大运营商除了可以充分发挥范围经济的优势外,进一步增强了电信资源的共享性。资源共享机制的理论基础是电信业的自然垄断属性。由于电信业存在的自然垄断属性,以竞争为导向的电信市场监管往往强制要求不同电信运营企业之间进行资源共享。我国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是,由于三家电信运营商都是国家控股,尽管经营权不同,但所有权的单一可控性为电信行业的资源共享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这对于尽量减少或避免重复建设,提高电信资源的配置效率提供了制度保障。
 
  因此,管制机构可以出台强制资源共享政策,要求运营商之间共享网络服务。政府应同时出台配套的管制措施,如提供异网漫游的范围、网络的结算费用等。在技术可行的条件下,以非捆绑方式,提供非歧视的网络元素接入,其价格和条件以及质量必须公正、合理。
 
  此外,电信重组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可与中国移动共享站址。所谓站址,指的是用于悬挂基站的天线塔。原联通基站数不到20万千,而中移动基站数超过30万个。站址的多少,决定了信号覆盖能力的大小。,进而直接导致了对用户的服务质量不同。目前中移动站址布局密集,可以选择的站址已经不多了。天线塔占地面积大、出租费用高,特别是在居民小区或商业区设置站址费用更高。如北京王府井一机房,年租金就达上百万元。中国移动此前为了广泛建立无线基站,花费了巨大经济成本。因此,基站共享可使三家电信企业达到共赢,一部分站址的费用可由三家分摊,将巨额的成本降低下来。当然,这需要政府的全力推动。
 
  2.3 存量方面的竞争
 
  固定电话的不断流失,使三大运营商在电话业务方面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移动电话方面的争夺上。但单纯的增量竞争使企业会陷入麦特卡尔夫定律所揭示的怪圈之中,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此时,即使争取到一些用户,其ARPU值也会是很低的低端用户。因此,政府此时应推出号码可携带业务。号码可携带是指用户可以使用原来的号码更换运营商。由于号码可携带使用户的转移成本几乎降为零,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运营商而不被锁定在原有运营商的收入链中,这有利于鼓励运营商之间开展全方位的竞争。这时的竞争对于主导运营商来说,才真正威胁到其利润源。
 
  3 三大运营商的竞争方向
 
  电信重组后,三家电信运营商被赋予了均等的权利分配。此时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利润增长最快的领域。
 
  3.1 数据通信领域的竞争
 
  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竞争首先体现在数据通信领域方面的竞争。这也是电信重组后所继承的资产实力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挥作用的表现。基础电信企业的互联网用户进一步趋向宽带化。2008年1-7月,全国互联网拨号用户减少388.0万户,只剩1553.0万户,而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1141.3万户,达到7782.7万户,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如图3所示。1-7月数据通信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40.4%,在电信业务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10个百分点。
 
  电信重组后,中国移动宽带用户仅占7.7%,中国电信占59%,中国联通占33.4%(根据表2计算)。因此,在宽带数据通信领域,中国移动处于劣势地位。而数据通信是具有远大发展潜力的领域,目前在我国正处于上升阶段,是电信运营企业的利润增长点。但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只有19.1%,低于全球21.1%的平均互联网普及率。因此,数据通信领域将具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3.2 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的竞争
 
  另一个竞争领域便是3G,这也是最主要的竞争领域。由于2G的竞争难度增大,特别是要克服用户本身的转网惰性,必须是吸引用户的效用价值足够大。而新组建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由于自身的整合等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点,即使做到了,利润的获取空间也会越来越小,因此三大运营商对3G的争夺将是最主要的。按照《通告》提出的电信改革主旨,政府在此时发放三张3G牌照。政府在发放牌照时可采取倾斜政策:中国移动的3G牌照捆绑中国的技术标准TD-SCDMA,至于其他两大运营商,可以在TD-SCDMA、CDMA2000、WCDMA和WIMAX大标准之间进行选择。而无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展哪个标准的3G,都是在寻找新的奶酪,都会对中国移动未来的收入来源构成实质性威胁。因此,这使中国移动在继续争夺2G市场的同时,必须倾全力发展TD,否则就没有未来,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在竞争的压力下,中国移动将更高速地推进TD进程,而不是以往表现出来的拖沓局面。这种倾斜性管制政策实际上就是要扶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标准,同时也让其他两大运营商根据市场竞争和自身状况仍有选择TD的机会。而不是目前一些业内人士所猜测的那样,将技术标准与牌照进行统一的捆绑来发放。因为由2G到3G的所谓平滑过渡的演进技术,并不比采用其他技术标准更能节省成本。这里政府通过不对称管制唯一将牌照与标准捆绑的只有中国移动一家,其他两家仍有自主选择权。之所以说这给中国TD一个发展机会,主要是在通信领域,虽然在技术路线上存在着路径依赖,但若在中国电信市场上,TD能够成为主导标准而大行其道,其他的运营商也会采用这一标准,中国的TD就会由点及面,星星之火在世界电信市场上形成燎原之势。倘若如此,这次电信重组的改革目标也就达到了。
 
  至于其他的倾斜政策,如有人提出对主导运营商实行市场份额限制,笔者认为不妥。因为这种人为限制主导运营商发展的政策违背了网络型企业本身的发展规律,最后可能导致对中国的信息产业发展不利。由于我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都是国家控股,因此,国家可以出台一系列刺激各大运营商竞相发展的政策来平衡市场的发展,使电信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电信企业以最适当的价格和最优质的服务满足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信息化的发展需要,而不应为了均衡而均衡。
 
  3.3 固网与移动网融合领域的竞争
 
  电信重组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竞争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电信重组使电信的规模经济性尤其是范围经济性更能有效地发挥出来,使企业更加有效地开展全业务竞争。全业务竞争不等于固网与固网的竞争,移动网与移动网的竞争,而是两网融合后的竞争。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Fixed Mobile Convergence,即FMC),是指基于固定和无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提供通信业务。通俗地说,就是用户不论在固定网络环境中,还是在移动网络环境中都能享受到相同的服务,获得相同的应用,终端进行无缝漫游。
 
  虽然从目前看来,由于技术上和标准化上的问题,FMC并没有被广泛接受,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不可否认,国际领先的运营商几乎都在积极拓展FMC业务。世界著名市场研究机构Infonetics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FMC基础设施设备市场规模在2006年增长了5倍,而从2007年到2011年这一市场规模将增长10倍,其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804亿美元,2011年预计全球无缝FMC用户将增长到6370万。
 
  有业内人士估计,移动和固网之间界限会在2010年至2012年左右消失。FMC是目前全球电信市场发展的一大热点,也是电信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也是三大电信运营商未来竞争的焦点和关键。在固网与移动网中实现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多媒体应用、增值服务等各个方面的融合。
 
  总之,电信重组虽然在短期内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倘若能够通过重组更有效地促进电信企业一定范围内的竞争,更有效地配置通信资源,能够加快中国的信息化步伐,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最充分地分享电信行业发展改革的成果,那我们今天付出的成本就是值得的。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电信运营商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电信运营商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