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农业产业化舞出新格局

    今年,湖北黄冈迎来连续第六个农业丰收年。夏粮、夏油总产分别增长26.6%、16.58%。中稻播种面积增长3.76%,优质品种达87%。全市茶叶、板栗、中药材等八大特色产业基地不断扩大,达到735万亩。畜禽养殖向规模化迈进,建起各类养殖小区(场)247个。奶牛、小龙虾等新型特色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崛起。

    据统计,黄冈农业总产值30年来增长了近9倍。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88亿元,与2006年相比,两年翻了一番。

    市委书记刘善桥介绍,黄冈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全市基本形成一个特色产业、一批专合组织联结、一批加工企业带动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一县一品显特色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农业效益,必须走“特色+产业化”的路子。

    种植业抓板块,畜牧业抓小区,水产业抓片带。近年来,黄冈致力于优势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发展“一县一品”特色农业,全市涌现出一批在全省、全国叫响的农业品牌。罗田成为全国板栗第一县,英山成为全国名茶基地县、湖北第一产茶县,蕲春成为全国著名的中药材之乡。浠水、麻城、黄梅等6个县市进入全省优质稻工程县市行列。武穴市成为生猪调出大县(市),浠水成为全省水产大县,麻城市为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市。团风县人均饲养蛋鸡居全省之首。罗田、英山、麻城三县市年产蚕茧608万公斤,占全省半壁江山。黄州蔬菜、红安花生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大。

    今年9月中旬,罗田成功举办了第十届板栗科技节。板栗成为该县响亮的名片。全县板栗总种植面积已达100万亩,年产量4000万公斤以上,板栗产业系列产值达6亿元。该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板栗基地。以奖代补,鼓励农民自己动手、自筹资金发展家庭栗园;将农业发展资金、扶贫开发资金、以工代赈资金、育林基金捆绑起来使用,重点扶持板栗基地建设;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板栗基地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和个体承包、租赁、购买荒山荒地建基地。全县已建成面积过300亩以上连片板栗基地750个。

    英山县始终把茶叶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第一主线、农民增收的第一渠道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来抓。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8.58万亩,11个乡镇中,有10个乡镇成为茶叶专业乡镇。

    浠水县为发展蛋鸡、生猪养殖小区,去年拿出230余万元专项资金,重奖全县养殖大户。

    依农兴工起龙头

    栽了砍,砍了栽,黄冈北部的蚕桑业历史上几起几落,近年来在怡莲阳光、梦丝家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市场价格拉动下,出现了恢复性增长。

    英山怡莲阳光丝绸公司是我省最大的蚕丝被加工企业,今年公司与6个蚕桑重点村联合组建了蚕桑合作社。公司向入社农户免费提供蚕种、蚕药,每亩桑园还补助300元,对蚕茧实行保护价收购,对蚕茧生产大户另有激励性政策。“以前蚕茧销售是我们最头疼的事,自从加入了合作社,再也不用为销路担心了,蚕茧上市后,合作社负责上门收购,而且价格不菲。”英山县石头咀镇周畈村蚕农,对怡莲阳光赞不绝口。这种订单收购是双赢,蚕农不再担心市场大波动,加工企业也保证了原材料的质与量。依农兴工,以工促农。从2002年开始,黄冈以“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着力抓环境”的“四抓”作为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但黄冈着眼农业抓工业,立足农业资源优势,招商引资与全民创业并举,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先后引进了娃哈哈、汇源、太子奶、伊利、雨润等一批国内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

    突出抓工业,不仅没有削弱农业地位,反而因为加工企业的壮大,带来农业产业化的历史性突破,长期以来制约黄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得以加长,农业生产强、加工弱的状况得以根本改观。

    至目前,黄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达到447家,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0.8:1。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龙头企业22家,培植出了3个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园区。今年元至6月,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94.45亿元,同比增长27.9%。

    罗田县延伸板栗产业链条,通过加工增值,解决基地扩大后的销售问题。全县拥有各类板栗加工企业181家,其中建有绿润、华丽、大自然科技、栗利泉等大中型板栗食品加工企业30多家,去年实现加工产值3亿元。板栗加工产品有30多个类别,如板栗罐头,速冻板栗米,板栗酱、羹、粉,过去废弃的板栗壳如今用来制炭。全县板栗加工产品年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

    围绕基地引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黄冈过去不养奶牛,但引进伊利、太子奶后,他们迅速成立专班抓配套,招商引“牛”,建起了27个千头规模的奶牛养殖场,成为全省最大的奶牛养殖集中区。2006年,黄冈引进小龙虾加工出口企业湖北神鹭水产品有限公司后,下气力在沿江县市抓小龙虾养殖。小龙虾产业从零起步,3年时间,全市寄养和专养面积已达到35.62万亩,今年预计产值4.5亿元。团风县2007年引进永信食品公司后,配套建起优质花生基地3万多亩。为发展新兴的奶牛产业、小龙虾产业,各地都采取了专班抓、专项资金扶持的措施。仅发展奶牛一项,市级财政就拿出了1000万元的扶持资金。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农业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农业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