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有媒体提问:随着多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规模化的快速发展新阶段,现在在全面市场化拓展方面遇到哪些问题?下一步如何推动更好解决?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是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充换电网络也在日益完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悄然发生变化。尤其是近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年销量从2020年的136.7万辆增长到2022年的688.7万辆,两年之间增长了4倍,新能源汽车已占到汽车新车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辛国斌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发展还存在着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地域看,受动力电池低温适应性、充换电设施不足等因素影响,东北、西北等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对滞后,东北三省和西北五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到全国总量的5%,地域上呈现了不均衡的特点。从车型看,新能源商用车销售增长较乘用车明显迟缓。2022年新能源商用车仅占商用车总销量的10.2%,也就是说,所有商用车当中新能源的商用车只有十分之一,其中,中重型货车销量占比仅有2.7%。从城乡市场看,农村市场尚未充分挖掘,2022年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占农村地区汽车总销量的4%,远远低于行业总体25.6%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