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多地区气温大幅攀升,用电高峰期提前到来。随着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以及尖高峰时段电力需求的刚性增长,灵活调节资源在保供中的重要性凸显。
作为“大号充电宝”,新型储能原本可以通过“白天储电、晚上放电”的功能,在用电高峰期增加发电能力,缓解缺电压力,发挥“顶峰”作用。但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收益模式单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多方面因素,一些建设企业观望情绪浓厚,部分已建储能电站运行也不充分,“顶峰”调节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业内人士建议,应科学合理规划各地储能电站建设,加快建设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监测体系,建立体现储能价值的市场机制,让新型储能真正在保供关键时刻“顶得上”。
白天弃电晚上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