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老班列、中越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货运班列的建设与发展,中国内陆地区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越发深入,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网越织越紧。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近期发布的《中国集装箱行业与多式联运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国际班列开行规模持续增大,运输效率不断提升,为共建“一带一路”、促进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铁路运输愈加成为国际经贸往来的重要方式,国际班列规模持续扩大,班列数量实现逆势增长。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国内城市掀起开行中老国际货运班列的浪潮。《报告》称,国内的广州、深圳、成都、重庆、南京、青岛、义乌等城市纷纷开行中老国际货运班列,抢抓发展机遇。截至2022年12月3日,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共计196.9万吨,跨境运输货物价值超130亿元人民币。昆明中心站成主要到发站点,装车数在全路中老发运车站位居第一。
为降低疫情给中越经贸带来的影响,中越班列2020年和2021年分别开行55列车、180列车。2022年,随着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实施,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中越班列开行265列,累计运送进口货物24.81吨、出口货物47.66吨,同比分别增长90.9%、2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