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新闻调查发现,天水古城在斥资8.8亿元“修缮”后,摇身一变成了商业街,一些经营商家私自搭建、更改文物原貌等问题突出。据报道,古城内一处文保院落,本是庭院宽敞、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的中式古建风貌,如今院中台明被木板覆盖,西厢房外还加盖了两间日式小屋,成了一家具有明显日式风格的餐厅。据悉,台明是中式建筑的精妙之笔,不仅使整体房屋有层次感,也能起到防水作用。专家表示,改建后,雨天时雨水会溅到柱子上,加快院落的糟朽,这些损害是不可逆的。
明清建筑成了日式餐厅?如此“改造”不伦不类,不仅会对古建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同时也不利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而这样的情况在修缮后的天水古城,并非个例。报道还指出,有商家在精心修缮过的柱子上钉着指纹打卡机,还有经营者在后院加盖了彩钢厨房,一些开在古建内的餐厅违规使用明火还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我们都知道,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据悉,甘肃天水拥有中国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和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因历史久远,不少古建民居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当地投入了8.88亿元启动抢救性保护,使得29座文保院落得以“复活”。